翌日一早。
雷家港早早回到集团。
将周若娴以及周俊杰、陈志豪、李文斌还有孙志强等核心管理层全部叫了过来。“到齐了就开会吧。”
“我最近与大英总部做成了一笔交易,金额是7.5亿美刀,但大英府不打算支付现金,而是让我选择其它抵押物抵款。”
“这里有一份是大英国以的公司、物业、地皮、证券、股票等物品清单,我需要你们都来看看哪些是比较有价值,值得我们去接手过来的。”
“另外,这是香江英港府持有的公司、股票、产业等清单,以及香江各处地皮都可以作为抵款。所以你们必须要深入去仔细挑出价值最高,而且不能超过7.5亿美刀抵扣款项。
众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后,立即拿起桌上清单看去。
其实雷家港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但他也想问问他们建议,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意见。
7.5亿美刀听起来确实很大,换成港币也就是足足37.5亿港币,在如今1973年,这笔金额绝对算得上天文数字。
但这笔钱换成物业、地皮、公司这些那肯定不会很多。
就好比清单上在港岛中环32号地皮,是旧食环署地址,这块地皮一共约16万英尺,也就是1.4万多平方米。清单上标注的价值就需要足足5.2个亿港币。另外还有毕打街与德辅道交界的旧邮局、书信局也在清单上。历史记载这两块地在1977年英港府推出拍卖,最后是被李超人拿下重建“环球大厦”。
“环球大厦”可不是未来郭家的“环球贸易广场”哦,两者不相干也没有可比性的。
清单上有着大量的优质地皮,这些在之后都是香江各大地产商抢破脑袋都想得到的地王,现在随意他选,因此他这笔钱必须得好好规划好,选出最合适,最有价值的用来抵款。不
至于港灯他是必须要的。
虽然历史上英港府不会允许一个集团或者个人掌控香江整个电力行业。意思就是说,如果他拿下“港灯”后,想要再出手动嘉道理家族的“中电”肯定会受到英港府的阻拦。
但.是..
如今的雷家港已经不同往日,他在英港府的地位已经不同凡响,可以说是拿正牌做事。
英港府所有产业他可以随意挑选,有大英把那边允许,所以他根本不用看英港府脸色。
他自信就算现在自己拿下“港灯”,之后他出手对付“中电”英港府想要阻止也会非常艰难。
毕竞他背后还有薛畿辅。
他已经很确定薛畿辅会到大英总部任职,有他的支持下,加上他目前与大英总部的关系,港督麦理浩想要介入阻止,那他也没有那个本事。
一个殖民地的港督,在香江算得上是最大的负责人,但在大英总部这边,一个议员的意见就能左右港督的去留。
更别说薛畿辅回到大英总部必入内政部门的,所以港督麦理浩想要打压自己是不可能的了。
除非他在大英总部也找到更大的靠山,能够打压薛畿辅的,那么才有机会在香江打压自己。
至于大英国那边,雷家港也肯定会选择一些公司接手经营的,这么好奉旨去打开大英的业务,雷家港当然要把握机会。
进入80年代,大英的发展也是很迅速,而且在大英有产业,也能很好打开欧洲其它国度市场,所以那边的公司是必选的。
只是选择哪个行业在哪边打开市场,目前雷家港并没有确定好,也需要他们给自己意见。
香江这边肯定要的产业有“港灯”、“水利”、旧“食环署”地皮,这三个他已经确定了。
其它他集大家意见去选择。
足足半个小时.后…….
他们几人也大概有了初定想法,选择出一些抵扣产业。
“有了结果了吧?”
“是的董事长,我们几人筛选过,认为这些抵扣物业比较符合我们集团发展与需要的。
“说说吧。”
众人将筛选出的结果名单推给孙志强,让他汇报。
毕竞孙志强可是公司最老的元老,又是临时的集团总经理,众人都很尊敬他的。“董事长,经过我们几个商议,认为以下产业是比较符合集团抵扣发展,我先说说大英这边选择出的抵扣物吧。”
“大英持有部分产业虽然很合适我们集团选择发展,但持股不多,像制造业、汽车工业、地产公司与金融证券以及银行等公司分别持有最多25%股权。”
“我们筛选出当中三家公司是占比最大股东,分别是珀莱雅电业发展占股25%,利兰汽车制造占股22%,克拉里奇银行占股20%。”
“如果大英府能配合我们顺利入主控制这几家公司,我们认为还是值得作为抵扣的。
“其它公司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控股部分股权,我们认为没有价值,除非董事长想投资,得和大英那边谈谈条件啊。”
“这些之后再商量,你继续说下去吧。”雷家港说道。
“好的董事长。”
“另外就是水、电、地皮、商业大厦等可以作为抵扣。
“至于香江这边选择也不多,可以将水电经营权拿下,毕竟这两个产业之前怡和集团就一直想要占为己有,英港府一直不肯,这次算是便宜我们了。”
“另外能选择就只有各处地皮,那些证券与股票还有公司对我们集团来说都不合适。”
“你们就选择出这些吗?”雷家港问去他们。
“也不是,我只是择要来说,名单上都是我们商议出的。
雷家港接过来看,很多产业都是符合他自己选择的。
特别是大英“克拉里奇”银行,这是雷家港一早看中的,以后他公司想要发展壮大,金融银行是肯定离不开的。
“克拉里奇”银行虽然在大英不是什么大型银行,而且控制这家银行的集团还是以酒店为主,但他接手的话,肯定会向大英申请升级银行的各种业务开展。
在大英有了银行在,那他就可以申请在香江注册分公司,展开香江的业务。
之后他肯定也还会在香江发展银行业,再合并在一起,加上有他集团的帮助,一步步来,他相信会发展起来的。
最重要有银行在手,他集团走账、汇款等都可以自己把控,不担心资金会被银行控制。
另外“利兰”汽车也是雷家港看中的,“利兰”汽车制造商旗下有多个品牌,像的佳牌、丹拿、柯士甸等汽车品牌。
这几个品牌很多人可能都不认识,但在60-80年代还是不错的,香江也有销售点不过这两家公司都存在问题,幸亏昨日他父亲提点过他,让他与洋鬼子打交道要留心眼,回去后雷家港将选择出的产业在系统查了一遍。
这一查还真查出问题。
比如“克拉里奇”银行目前就存在财务以及经营危机。
系统记载在1974年,“克拉里奇”银行遭遇严重危机并最终破产清算,结业成为历史。
因为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大英整体经济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利率波动剧烈等因素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
“克拉里奇”银行本来就存在风险管理方面不足,过度依赖短期资金来源来支持长期贷款业务。
当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时,资金成本急剧增加,而贷款收益却无法同步提升,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财务困境,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
“利兰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一样在74年时候破产被收购的。
进入70年代,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可是非常激烈的。
特别米国汽车凭借大排量、舒适性等特点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在全球都很受欢迎。
而小鬼子汽车则以节能、可靠和性价比高迅速崛起。
相比之下,大英汽车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和产品性价比方面逐渐失去优势,因此导致全球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
再加上74年石油危机给大英带来的经济危机,可不是有石油回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因此“利兰”汽车在本来就销量不好以及与其它品牌汽车不占优势情况下就摇摇欲倒,再加上市场大环境低迷、石油危机影响,不破产就出奇了。
要是雷家港没有系统调查这两家公司的背景,那么他与大英签下抵扣接管经营,那么他可就亏大了。
花钱买入的公司非但不创利,还要面临不断投钱进去补窟窿,这大英确实不安好心啊。
当然...….
以雷家港有系统的帮助,尽管接下这两家公司,他也有办法去全面整合创新发展但,被洋鬼子阴了一把,这就让他心中不爽了。
不过
要不是这两家公司存在问题,雷家港相信大英也不会将它们列入清单上给他选择这也算是他运气好。
虽然知道这两家公司存在问题,雷家港也肯定会去接手的。
银行已经介绍过。
而汽车工业呢?
随着未来各国发展越来越好,汽车需求可是很大的。
有了技术人员以及设备,只要他利用系统帮助,研发出更好的汽车技术,去打造一个全新汽车品牌出来,完全可以的。
所以他也是必拿的公司。
他不在乎“利兰”这个品牌,他在乎的是“人才”与实验室,可以不用他再慢慢去浪费时间找人才,建立汽车工业实验室等。
有了完整的生产链,有人才,有实验室,他拿下就可以立即进入研发阶段了。为他省下不少的麻烦。
除了这两个,大英的水电控制权,雷家港当然也会拿。
要知道这两个产业未来为李超人带来多少效益的?
大英水、电、电讯以后都是被李超人控制在手中,也正是如此,李超人发展得如此快。
至于其他,完全就是为了凑数,为了让他打开那边业务。
“那你们说说,这些产业接手后,对我们集团都有什么好处?”雷家港问起他们这一谈.……又足足两个多小时过去,每一个行业几人都给出自己的分析与建议。“董事长,其它公司大英只是占部分股权,如果我们用作抵扣,那我们岂不是还要自己去购入其它股权?”孙志强问道。
“没有办法啊,大英就只有那么多,难不成让大英去将其它股权拿下再去交易吗?”雷家港无奈的回答。
但随着雷家港这话一出,一旁的周俊杰立即眼前一亮。3
“对啊董事长,既然我们是同等情况下去交易的,为何我们要只选择对方开出的条件呢,我们也是可以提出自己要求吧?”
雷家港闻言也很快想到要点,他连忙朝周俊杰说道:“你继续说说你的想法。”“董事长,我的想法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好清单上的产业,不过我们要提出要求,让大英配合我们去对这些公司控股。
“有大英出面,我相信会比我们自己去控股简单容易很多。”
“确实是好办法。“
“不过就算如此,也只是让我们更好对这些公司控股而已,最终还是要集团拿钱出来回购股权啊,我还真不想再拿钱出来。
雷家港目前就是担心自己一下子扩展得太快,棋盘太大无法管理得到位而已。要知道他与大英交易的石油金额可是价值37.5亿港币啊,这么大笔钱换成产业还要再拿一大笔钱出来回购股权。
最后恐怕自己再得掏出几十亿港币投入才行,这变向大英不需要花一分钱拿走他石油,又能解决大英府手中无法运营的产业,又再从他口袋里挤出几十亿资金到大英地区。
这他么真是好计谋啊。
现在雷家港认真想想,似乎这个交易从一开始大英就算计好,看似他占了便宜,其实这个交易方式对他们百利无一害,
但他又确实需要这些产业。
只是再掏钱出来他不想而已。
“董事长,你看这样行不行?”一旁的周若娴沉默了大半天,这时开口说道。“你有什么想法直说吧。”
“我们选好的产业可以让大英自己去想办法将剩余股权谈回来,大英不想给钱就拿其它产业、股票、地皮、证券等去换人家的股权。”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需要自己再掏钱了。”
雷家港闻言眼睛闪烁不停。
“不错,确实是好办法。
“行,继续想想还有没有其它好办法,整理好我一并提出。”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
直到中午13点多。
雷家港等人才离开办公室,中午饭都没吃,饿到众人肚子咕噜咕噜叫。
不过经过他们几个小时的商议,雷家港也已经大致确认以哪些东西来作为抵扣了。
大英那边的“水、电”、“克拉里奇”银行、“利兰汽车”、以及一家服装品牌与电业制造业、地产建筑公司、地皮、酒店、零售百货公司还有还有一栋大厦。按照清单上的价格来计算,他在大英选择的这些产业,足足价值12个亿港币。而且这些公司还全部是控股,只是占一部分股权而已。
如果到时大英能够将这些产业股权全部达到控股35%让给他,那至少得20亿港币以上。
但这个价格雷家港当然不可能认同的,第一:汽车品牌与银行这两家公司都存在问题,傻子才会按照市场价交易。
另外大英地区经济同样低迷,像酒店、地产、零售、制造业也是影响很大,这些产业价格绝对不可能清单上那么高的。
雷家港也会安排人对这些公司重新评估过,全部按照市场价格来算。
反正这一笔交易他一定要提起精神来和大英那边谈。
他可不想被他们阴到。
至于香江这边也没有选择,雷家港要“港灯”与“水利”之外,其它全要地皮。股票、证券和其它公司都不合适他,也没得选择。
太白海鲜舫这边。
雷家港与周若娴以及周俊杰三人过来这边吃饭。
其他人没有出来,他们都有工作安排,所以没时间出来慢慢吃饭。
“老板,置地这边我们还需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动手呢?”周若娴问去雷家港。这几日时间,雷家港要破产的消息已经传满城风雨了。
就连那些华资大佬也有一部分人相信,当中澳海贺红新与叶汉还各种打听雷家港资金是不是出现问题。
毕竞他正在与雷家港合作搞着海上菜市场的生意,而且船也马上准备交货,到时候雷家港没钱,那他就得重新计划过。
整个华资就只有包玉岗知道雷家港根本不可能缺钱。
但这事他肯定不会乱说。
至于雷家港为何不出面澄清,包玉岗也大概想到一些。
“市面上有足够货了吗?"
“差不多了,就算不够也差不了多少的。”
雷家港闻言点了点头:“那你下午回去就开始准备一下。”
“好的老板。
现在雷家港资金充足,因此他也不差这点钱,尽快将置地私有化去整合部署才安心心一些。
“对了,中电那边如何了?”雷家港问道。
这几日他还真没了解过这事,吩咐周若娴去暗中收购市场散股后,他就一直处理石油的事,差点都忘了这事。
这段时间除了他置地闹得满城风雨之外,另外还有“中电”、“和记”同样沸沸扬扬。
“中电”是因为缺油才会出现问题,一旦他将石油交付给英港府,那么“中电”肯定会得到解决困难,所以他要捉紧时间。
“中电这边已经购入不少股权,但并没有统计多少。
其中以海外投资公司名义已经与中电四位小股东正在商议交易他们手中的股权。如果没有出意外的话,加上市场收购的散股,合计可能达到15%股权。
而花旗这边也在与“标准石油公司”进行最后的谈判,也许今日就会有结果,也顺利的话,那么我们股权就能达到35%了。
“那嘉道理家族这边呢?"
“与嘉道理家族谈判暂时还没有结果,对方死咬16港币价格不松口,而且最多让给我们投资公司控股10%股权。”
雷家港这边得知道中电要引入新股东融资,需要资金去解决中电因为石油危机而产生的问题后,他第一时间让海外投资公司名义去谈融资的事。
只要嘉道理家族肯稀释手中股权,这对他更好不过。
他这边减少持股,而他这边就会增加,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全部顺利的话,那他就对中电控股达到45%股权了。
而嘉道理家族与股东稀释股权后,最多也就45%左右。
到那时候,他们就是旗鼓相当,而市场上还有10%流通股将会是胜负关键之争。不过如果他顺利个人拥有45%股权已经是大股东,足够实力可以去挑战嘉道理家族地位,很大可能能入主中电了。
“抓紧时间将标准石油公司股权拿下,另外搞定那四位小股东,确定这两样后,嘉道理家族还是死咬16港币价格也同意了,必须尽快将股权拿到手。”
“老板我认为还是可以再谈谈的,毕竟16港币价格很高。”
“不等了,最多一个星期我就得交付石油给英港府,到时一旦英港府有石油,中电问题就得到解决,嘉道理家族很可能就会撤销融资,我们不能赌。”
“我明白了,我下午会让海外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去再约嘉道理家族谈谈的。”“行,你把控好。
“特殊时期多花一点钱也无所谓,只要能够控制中电,这些钱以后会赚回来
的。
“知道了老板。”
如今雷家港资金充足,如果能保证拿下中电控制权,他还真不会介意多花一点钱。
中电在未来可是金鸡蛋啊,如果港灯也被他控制,那么香江电力全被他控制,以后他单是靠电力就能成为大富豪了。
更别说他还会控制中华煤气和水利公司呢?
不管是水、电、煤气都是民生产业,如果不是遇到巨大灾难事故和经济危机,那么这些产业会破产的几率实在太低了。
毕竞这三样东西是所有人日常生活完全离不开需求。
所以哪怕一般的经济危机发生,对这些产业影响都是甚微。
也只有针对性危机发生,才会让这些产业遇到大危机的。
反正除了73年这次石油危机让中电受到影响之外,在之后日子,从未听过电力和煤气、水利公司出现过危机。
所以这些产业他必须要拿下,控制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