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见汇丰大班,对置地、九龙仓动手(1 / 1)

来到洋行证券中心。

置地以及九龙仓都是在证券中心挂牌上市,如今四所还没有合并,想要购入洋行公司股票,只能在这个购入。

在前一个月欣欣向荣,人头涌动,热闹如同街市一般的交易大厅,如今冷冷清清。

静到那些经纪人都在拍苍蝇,当初挤都挤不进的交易窗口,交易电话也是一机难求,如今……仅有寥寥无几的股民。

仅有部分还能挺住的股民还在盯着恒指板块看,但他们的神情也是多愁善感,布满了哀伤,可见他们也是受了重伤之人。

也是……。

股市连续一个月低走,别说普通股民了,哪怕是那些专业炒家,投资大户也顶不住。

你试想一下,恒指高走时候,从800多点到1774点需要长达几个月时间才能达到。

而且那时候股民投入也不会很大,而等到股市涨到差不多见底时候,股民却全副家产,甚至借、贷、抵押都要去搞钱投入。

短短一个月时间,恒指一跌就跌了过半,谁能顶的住?

涨时投入赚到那些钱,几乎都被他们挥霍得差不多,而后期投入那些钱全是老本和借的。

如今股市一崩盘,直接让他们血汗钱被掏空,还要负债累累,这种打击一般人肯定受不住,才会导致如今景象。

这一个月时间,已经出现不少股民无法承受压力,导致不少惨状事件发生。

而雷家港知道。

现在还不是最惨时候。

恒指这次崩盘将会长达一年之久,股灾未过,国际石油事件又来,恒指差点跌至原始点。

到那时候,就不单止股民频频发生惨状事件,无数炒家、职业投资者,上市公司老板都排队上天台,跳楼得买票。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很多炒家和职业投资者,甚至投资公司到了年中都会在市场大量抄底,低价去入手,坚信股市会反转,到时就能大赚一笔。

资料记载,香江在这个年代有着股神之称的(曹超仁)便是在年中时候加入抄底大军,疯狂购入洋行股票,入手最多的就是和记洋行股票。

因为当时和记洋行股票从高峰44港币一股,受到股市影响跌至20港币左右,因此大量股民趁机开始抄底。

但可惜的是。

到了年中7月左右吧。

国际传出东中产生冲突,大战已经到了一触即发地步。

这个消息一出,直接影响到石油涨价,是涨价,毕竟那边大战起,石油肯定会受到封控,到时石油供应肯定不足。

因此受到那边事件影响之下,一切物品依靠进口的香江,股市再一次受到冲击。

恒指唰唰唰再次出现低走,连带上市公司股价跟着下跌。

到了十月时候。

那边大战打响了,别说香江了,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股市都被影响,各地股市低走,物价上涨,油价大涨。

而当时以航运为主的和记洋行,更是受到多重打击。

和记在72-73年时期,疯狂的扩大产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公司负债率极高,如果没有股灾的影响,也许不会出事,甚至和记还有望超越怡和呢。

可惜一个股灾已经导致和记已经半生不死,再加上厚托期望公司最核心的运输业也受到巨大影响,和记股价暴跌。

在74年初时候,和记股价跌破原始发行股价,低至1.5港币左右一股,发行总股票1.5亿股,市场沽价总市值2亿多。

巅峰时候44港币一股,总市值达到60亿以上,然而跌至总市值2亿多,这是什么概念?

换作普通公司,恐怕破产不知道多少次了,也幸亏和记实力强大,根基够稳、底蕴够深的洋行才能挺到这个地步而已。

而那些选抄底和记洋行股票的股民、炒家、投资大户,通通陪着和记一起葬身大海。

无数人从高空一跃而下。

当中股神曹超仁便是其中之一,当时他也宣布破产的。

可见香江股市行情在这段期间有多深的海等着股民跳进去。

但这些不关雷家港的事。

他在交易大厅直接走过去报价板这边,找到置地以及九龙仓股票看去,他只关注股价。

置地,挂牌市场价9.62港币一股,发行总股1亿股,也就是总市值9.62亿。较比之前接近20港币一股跌幅很大。

不过,置地股价最高接近20港币一股时,是在与牛奶公司大战时期,是被炒高的虚价而已,真实价格在12-14港币左右。

如今经过股灾的影响,股价在9.62的价位,差不多了。

接着雷家港看去九龙仓股价,市场报价7.12港币一股。较比72年10月股价达到10港币一股,这次股灾九龙仓股价跌了接近3成,也算很坚强了。

了解置地与九龙仓价格后,雷家港心中已经大概有数。

如今他手中有置地11.7%股权,想要达到绝对控股,那他还得收购39.3%股权,也就是还得收购6000万股左右才行。

按照置地如今9.62港币一股来算,雷家港得准备6个亿资金来收购置地的股票。

想要神不知鬼不觉从市场购入这么多置地股票很不现实的。到时他会在置地引入股东,降低股灾带来的损失时,雷家港会以其他人名义去成为股东。

另外他也会让周若娴去联系置地那些小股东交易。

股灾期间,肯定会有不少小股东将置地股票转让的。毕竟股灾影响之下,钱在袋最为实际,肯定会有小股东愿意出售。

多方面同时进行,如此购满置地51%股权还是很有希望的。

至于九龙仓嘛。

比起置地,肯定更容易。

更何况他手中已经有不少九龙仓股票,市场也有那么多货,想要达到绝对控股易很多。

而九龙仓股价也跌了,现在报价才7.12港币一股,他还差2000多万股就能绝对控股。按照如今这个价格,他再投入2个亿资金也不用。

加上置地十个亿都不用,他在投资公司借入股票赚到的差价足够去操作这次的收购。

就在雷家港正在想着这些事的时候,在楼上VIP室中。

“Boss,他就是雷洛的儿子雷家港,同时也是在我们投资公司借入不少股票做空市场的人。”

“是他?”

VIP室一名气势非凡的洋鬼子听到自己助理介绍后,颇有兴趣的望去雷家港。

“Yes,据我们的人调查,这位雷公子除了在我们汇丰投资公司借入股票,还在其它投资公司借了很多股票投入市场。”

“知道有多少金额吗?”

“准确金额不清楚,但根据大概统计,总金额超过50亿。”

“50亿?”

“真是胆大的家伙啊。”

“Boss,他父亲是雷洛,也许这就是华人常说的虎无犬子吧?”洋鬼子助理回应道。

“虎无犬子,呵呵,艾伦,你中文学得不错啊。”

随后洋鬼子又沉默片刻。

“艾伦,去邀请一下这位雷公子上来坐坐吧,看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人。”洋鬼子淡淡说道。

“Yes.Boss。”

不一会功夫。

“Hello雷sir,打扰一下,我是汇丰银行总经理助理,沈弼大班邀请你上楼一聚,不知道雷Sir你是否有时间?”

“汇丰银行大班沈弼?”

“Yes。”

雷家港确认邀请自己的人是沈弼后,心中确是很惊讶的。

沈弼是谁?

刚刚成为汇丰银行的揸fit人,以后是香江的财神爷,也是汇丰银行历来最传奇的大班。

沈弼目光如炬,要比重生者更具有长远的眼光,不管是带领汇丰转型发展,还是投资扶起新的代理人,他都做对了。

我不是(沈)吹。

站在某方面上,沈弼确实是很多面化的人,也是唯利是图、对我们祖国两面插刀的人。

但在商业上,不得不承认他很具有传奇、毒辣的眼光。

从1972年他成为香江汇丰大班后,汇丰在他的带领之下,不断扩大,从小小的地区银行发展成为国际大型资产银行。

汇丰之后在香江的地位也是无人能撼动,主宰着香江经济动向,而他大班的身份也被称为香江第二个港督。

香江旧社会汇丰时期,一直有传,英港府是政治中心,但只是法号司令的地方而已。

真正的权力中心是(赛马会)以及(汇丰银行)。

在香江旧社会,也就是70-90年代,最经典不过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什么生意是跑一场马解决不了的。

只要在赛马会谈好,确定好的生意,到时只需要到英港府相关部门走走流程便可。

这就反应出赛马会在香江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了。

而汇丰银行更不用说了。

主导着整个香江经济的存在,一举一动都影响到经济发展,就是港督也得看汇丰脸色。

不然在香江与内陆多次谈判时,汇丰沈弼怎么都会出席会议,而且还有发言的权利。

这足以证明当时汇丰在香江有着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沈弼还慧眼识珠,将李超人与包玉岗扶持起来,培养出未来香江两大实业巨头。

这一切都能证明沈弼在商业上确实很厉害,还具有堪比重生者一般的慧眼与能力。

此刻的雷家港内心诸多疑惑,想不通沈弼怎么会邀请他?

而且他与沈弼从来没有见过面,唯一有交集的就是他借入股票的21家投资公司中,其中一家投资公司是汇丰银行的。

但在雷家港想来,仅是这一点,怕是不足以这位亲自邀请自己见面吧?

想不明雷家港也就没再想。

既然人家邀请自己,那他去见见就是。

“沈弼先生邀请,荣幸之至,请带路。”雷家港淡然回应着。

“雷Sir,这边请。”

随后雷家港跟随着他走。

沈弼虽然很传奇。

但他可是穿越者,有系统辅助,也具有先知能力,这一切都不是沈弼能比的。

见见他看看有啥事也好。

如果能谈得来,雷家港也不介意和他交好,也可以借他的手去处理更多的事情。

比如有他支持的话,他收购置地与九龙仓会更容易。

另外真有沈弼支持,到时他和港督谈判他父亲的事,也会更加容易得到彻底解决。

之后和记破产的事也有沈弼帮忙的话,那么会更顺利。

当然……。

哪怕这些事没有沈弼帮忙,雷家港自己也会想尽办法去完成,也许会艰难一些罢了。

很快来到二楼VIP室中。

雷家港刚走进去。

“Hello,雷生,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邀请,快请坐。”

沈弼满脸笑容用他那蹩脚的港话和他打招呼。

“沈弼先生,久仰大名,我也很高兴能得到你的邀请。”

“呵呵呵……。”

“雷,我们虽然是初次见面,但那些客套话就不多说吧。”

“如此甚好,我也不喜欢太正式的谈话方式。”

“哈哈哈,和年轻人沟通就是好啊,简单、干脆。”

“说真的沈弼先生,在没见到你之前,我也以为你是那种严肃、比较古派的人。”

“是吗?”

“看来我得多在公众露面才行,其实啊,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很随意而且开朗的人,我个人也不喜欢以太古板的方式去和人交流的。”

“嗯,虽然接触不久,但我能感觉出你是随心随性的性格。”

“呵呵呵,雷生不愧是大名鼎鼎雷探长的儿子,这感知力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所比啊。”

“沈弼先生你过奖了。”

“对了,沈弼先生怎么这么巧在这边,是在观察市场吗?”雷家港转移话题问道。

不然一直聊着那些无谓的话题,沈弼不烦他都烦了。

“是啊,股市如此行情,我不得不多关注啊。”

“说起这事,我非常佩服雷生你的,在汇丰投资公司借出不少股票投入市场,如今一结算,即赚30%以上,厉害。”

“运气好而已,让沈弼先生你见笑了。”雷家港大方的承认。

在香江这一亩三分地的地方,像沈弼这样的身份,只要他有心去调查,他借入股票做空市场的事情根本瞒不过他。

更何况他还在汇丰旗下的投资公司借入了股票。

“雷生,我很好奇,当时你借入股票时,香江股市还一片利好,你是如何会看跌呢?”沈弼好奇的问道,同时语气也严肃起来,与刚才随意差别很大。

而雷家港没有丝毫迟钝回应道:“直觉而已,加上英港府多个部门负责人与港督先生,还有沈弼先生你们不是常说股市存在大量泡沫,注意发生危机。”

“我信呱。”

“所以我赌了一把,就有了借入股票的事,能赚也是运气好,完全没有什么经验之谈。”

沈弼闻言随意笑笑。

对于雷家港的回应他当然听出是托词了,但既然人家不想说,那他也就没有继续追问。

随后他们又聊了一会,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这次与沈弼碰面,雷家港纯属当是打个熟脸而已。

不过,通过交谈,雷家港也能感觉到沈弼对他印象不错。

而雷家港也初步了解沈弼性格,但此时他表露出的一面是不是他刻意装出来的,那雷家港就不得而知了。

站在商业上来说,目前与沈弼交好确实是明智的选择,毕竟得到汇丰的帮助会省去很多麻烦,发展也会迅速很多。

李与包就是最好例子。

至于初次见面就想得到人家信任、尝识、重视或者达成什么共识等等,是不可能的事。

沈弼作为汇丰当家人,做任何关于到汇丰的事情,肯定会深思熟虑才会作出决定。

岂会第一次见面,凭着三言两语就得到人家去支持呢?

这也太天方夜谭了。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