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彼来找黄月英的时候,并没有立刻见到人,因为黄月英刚在《天工开物》里发现不得了的好东西!

曲辕犁——一种用来耕地、翻土的犁辕弯曲的农具。

黄月英从来没有种过地,并不太清楚农业劳动的用力方式,但黄老爹肯定是懂的吧!

所以她就凭借着对于权威书籍的敬仰,没有半点犹豫地把有关于曲辕犁的内容,全部整理出来,去找黄老爹了。

果然,黄老爹说,相比于现在普遍使用的直辕犁,曲辕在掉头和转弯上似乎会更加灵活!

于是父女俩研究了半天,这个农具的具体构造。

等到周彼见到黄月英的时候,怪异地觉得,黄家主的笑容怎么更热情了?

怎么看,现在的情况都是我有求于她吧?

周彼最终带回了各种品质的纸,共计3万张。

黄家庄不收取任何银钱,只要周家为黄家带来铜铁活字各两套,并曲辕犁的铁质零件犁铧300个——曲辕犁的十一个零件里只有这一个需要铁来做,其它十个都是用木头,真是充满了智慧又非常贴心的农具啊!

另外,黄月英友情附赠手拉风箱的结构图——冶铁,需要足够高的温度,鼓风机是很重要的助燃工具,古代人民似乎一直用的是各种改进的风箱。

周彼······看起来,很激动的样子······

黄月英觉得敲定的条件很划算啊,但周彼似乎觉得报酬给的太少了,心里过意不去,和她你来我往了半天,主动提出会多备些粮食、药材、西域香料、其他矿产等等带给黄家。

总之,除了钱,他们家走的商品,途中见过的异品都会尽力带过来······

黄月英:?

后来她把事情和黄老爹讲,黄老爹才说,恐怕周家出门以后,就要开始打起黄家的招牌了,有了黄家做底子,他手里面的雇佣流民便会安分许多。

但是没有关系,是双赢。

行吧。

周彼同时带走了黄月英抄下来的中学数学第一章高高兴兴地走了,要说为什么只有一章,不要问,问就是她没空!

黄老爹说黄月英该习武了,是认真的。他隔天就找了宋立、溧阳来带她上武学课了。

据说要给她找武师傅的风声已经传了出去,想来会有不少人前来看一看究竟。

黄月英现在是襄阳的半个名人,另外半个就是黄老爹。

虽然这纸由黄老爹名声大噪,又传出是由6岁的小童黄月英所制,但众人嘴上不说,心里不免怀疑,这纸是黄承彦自己搞出来的,只是安在了自家小孩身上。至于为什么,那不是为了开门的做生意嘛。

若是黄承彦所制,他大张旗鼓的在家中开商门,不坠他名士风评吗?如今这女儿为父着想的借口一出,可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再说回武师傅,宋立、傈阳倒不是不合适,只是黄月英如今需要人,二人本就带着部曲在庄园巡营,还不时被黄月英捉去,又是上课又是盖房子的。

如今不论什么名目,只要能弄来人投奔总是好的。黄承彦甚至已经给杨家和蔡家都去了信,借几个工匠回来,不然她这“活字”都搞不起来。

但这样一来,她黄月英的功课又多一门!

累死她得了!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要过年了。

春节在这时叫正旦日,黄家庄开始杀猪宰羊,佃户们都开始打扫修筑房屋,准备祭祖。

黄家父女没有回乡,祭祖便只在家中设了台子,仪式比庄子上的许多普通农户还要简单。

黄老爹说,他们算在外游居,不必在意仪式,心虔诚就好。

心……

黄月英奋笔疾书的手颤了颤,心有点虚……

按规矩,正旦日的前两天,黄承彦便要开始拜谒长辈,敬贺友人了。

但往年,黄月英生来有异,不便带出门,黄承彦也从没想过独自留下她一人,便一直托词小儿体弱,用书信代之。

而他去年才在襄阳出了风头,女儿也因少有巧思出了名,要不是假装病了,恐怕要有许多躲不了的往来交际。

便是如此,今年也没少收到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的问候,黄家父女二人如今正齐齐在书房赶工。

黄月英抄她的书,黄承彦回他的信。

也不知道是有多想套个近乎,各个都是用蒲园的纸,亲笔写完寄过来的。

黄承彦这个人傲气是真的,往年他深居简出,非常低调,自然没有人来热脸贴冷屁股。但一朝出了名,他那些年少轻狂的往事突然闪回大家的记忆,众人才惊觉,我襄阳还躺着这样的一位名士啊······

听闻还病了,病了好啊!不是······病了,我们给你找医者呀!

于是这年节送过来的信,一大半都是家中、乡里、县上有什么什么名医,听闻承彦兄恶疾缠身,我等闻之痛心,必为承彦兄请来云云。

黄承彦看个开头就撇在一边了,只不过这人可能是有点儿强迫症,他必须每一封都打开看一眼,再说两句风凉话才行。

但果然是该每封信都看一眼才对。

黄承彦打开信,因是杨家寄来的,本还是带着笑,看着看着,神色凝重起来。

黄月英正吭哧吭哧地抄书,一时没有发现,直到好一会儿没听见黄老爹的声音,奇怪地抬头,才看见黄老爹脸上沉沉的表情。

“阿父?”

黄承彦晃了一会儿神,听见女儿唤他,才将信放下,呼出一口气。

“你杨阿叔家的长子,怕是不太好了······”

就是给自己家传信的杨阿叔吗?那个帅气小哥柳廷的主君?

黄承彦:“你杨世叔信中说,他与我已5年未好好相处久谈,上回回城我匆匆行事,他也家事缠身,本打算今年年节到黄庄拜访叙旧,但他的长子年前突然便腹泻不止,请了同济堂的医者,却也时好时坏。5岁大的孩子,这样下去······只怕······”

腹泻?

黄月英奇怪地看向黄老爹,拉肚子而已,不至于就说人家不行了吧?

但黄老爹随后的解释让黄月英大吃一惊——腹泻在这时代是会要人命的,年年都有孩童老人因此死去,便是成年壮汉也很难逃过。

腹泻首要的便是止泻,但如今的医馆,医者的方子千奇百怪,药材用量也一人一个说法,一旦止泻不成,人短短几日便不成了。

黄承彦:“那孩子比你还要小两岁······”

黄月英腾地一下站起来,拔腿就往内书院跑。

她的书!那里面是有医书的!

黄承彦看见女儿的动作都愣了,这半个礼都不行就自己跑了?

转头一看女儿离去的方向,肃然一静,意识到了什么,赶紧追去。

《新赤脚医生手册》——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没有!小儿常见病,婴儿腹泻?急症处理,没有!怎么预防疾病······

怎么会没有呢?黄月英翻开目录一目十行地往下看,没有找到!怎么会,这不科学!

她人有些急,因为心里充斥着后悔。

穿越大礼包里的医书明明是她第一眼就看见了的,但因为她对医学一窍不通又对现实一无所知,所以一直就这么放着。

反而把这些那些工业农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结果还什么都没搞出来。

她当然是不懂医,但难道人人都不懂吗?

如果她早点把这些书翻出来,早早地送到医馆或者大家手中,这两个月是不是也有许多人能得救呢?

黄月英翻到最后也没有找到“腹泻”两个字,难道要去参照“小儿腹泻”吗?

谁知道翻回第一页正查着目录页码,就看见一只修长的手指着——第一章-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第四节-腹泻······

是黄老爹。

二人直接带着书坐着马车往城内赶,黄月英把能带的医书都带着了,在颠簸的马车上,看书里记叙的内容,一向崇尚养生的黄老爹竟然也没有阻拦她。

腹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拉肚子,虽然腹泻本身不会死人,但会导致人水分和盐分流失而脱水休克,如果不能及时止泻并补充盐水,是很危险的。

现在的条件是没法打生理盐水的,所以问题还出在止泻上,对症处理——新针疗法。

针灸?

这可真是个非常神奇的学问了。

中国的针灸推拿,就黄月英这种半点都不懂的纯中医白痴来说,比玄学还神奇。

鬼知道她大学室友那满脸阿达帕林凝胶、红霉素软膏、甲硝锉凝胶都无可奈何的青春痘,是怎么通过扎几个疗程就光洁成面团子的。

但这书里虽然有穴位治法,她又不懂穴位啊!

于是她又在带过来的书堆里找,还真让她找到了——《针灸逢源》,《针灸资生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好了,现在理论都有了,问题是——

“阿父,襄阳有针医或者灸医吗?”

黄承彦确实是都懂一些,思索道:“有倒是有……但如今的针灸医者多是汇集民间偏法,要说真能解人病痛,怕是十不存一吧······”

“总之!阿父,咱们路上先绕道拐一个针灸医生过去!”

她可搞不清楚穴位,就算有经脉穴位图也不行!

黄承彦:……

倒是也不用绕道,城内的医馆同济堂正在去杨家的同一条街上。

黄承彦父女到同济堂请针医灸医,馆内医者听说是为杨家小郎君治病,直说馆内已有擅治腹疾的医者去了,一直在杨家住着,好几天了,看情况是不太妙。

但此事五分或许还能靠医者之人力,另五分便只能看天意,好友亲缘要开看一些。

净整这些没用的!

黄月英直接用钱砸,去一趟1000钱,去不去?

然后就有两个人说要跟去了。

······

这时代的医生怎么这样啊!

杨家的气氛非常低迷,杨虑翻过年才刚刚五岁,乃是杨旭的第一个孩子,从小不仅长得漂亮,又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已经启蒙读书了。

杨旭去年刚添了幼子,本是非常快意的,但大儿子自小他亲自带在身边,细心教养日日相处,感情比一般父子要亲厚许多。

此时见儿子面色苍白,一张小脸上尽是痛苦,恨不能自己亲代受之。

至于孩子若是不能······

杨旭想都不敢多想。

黄月英是在前厅见到憔悴落魄的杨阿叔的,杨阿叔可能还收拾了一番,因为她看到了对方衣袖上的水迹,可能听见他们来了,匆匆洗了把脸就赶过来了,但就算是这样,他看起来还是很糟糕。

杨阿叔看见了他们带过来的医者,嘴上说着感谢的客套话,但脸上并没有明显的喜悦,他对城里医生的素质肯定比他们要清楚多了。

黄月英一想到给笔巨款,人就答应了就来气!

黄老爹却不是喜欢客套的人,他打断好友,直说:“守元,我儿或有法能救虑儿,但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事,真能不能有效,需得一试。也要看你愿不愿信我······”

杨旭一愣,转头看向了那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