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 / 1)

和安格格没跟她打马虎眼, 攸宁也不会说那些虚话。

她先是替自家哥哥自谦了一句,之后也就如实道:“我们瑚家在我之前,连普通的包衣人家都不如, 在内三旗能混到我们这份儿上,也是很难得的了。”

她家情况现在估计人人都清楚了,语气遮遮掩掩, 不如敞开天窗说亮话,好歹能得个坦诚大方的评价。

攸宁说完, 不好意思地朝和安格格笑了笑:“我们家能有今天, 都是皇上给的恩典。”

她说到这里就止住了,和安格格是聪明人,不会不明白她的意思。

从来只有皇上赐恩给别人的份儿,哪有自己上去伸手要的呢?

和安格格看她谨慎的样子, 非但不觉得恼怒, 反而更觉着自己这是找对人了。

铁帽子亲王府出来的格格, 受欢迎程度看外面那些人就知道了, 这回也是淑慧长公主受人之托递了信儿, 加上她亡夫那边, 正在鼓动太皇太后,否则她最少也能还在京里挑个一年半载。

这回虽说也是匆忙之下定了主意,但和安格格也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时候也打听过瑚大这人的风评,说什么的都有,当然也不好听,什么凶恶好胜, 蛮横无理, 仗势欺人......

这话骗骗外人可以, 却骗不过王府,加上和安格格知道内情,就更欣赏瑚大敢为了妹子挺身而出,是个有情有义的,再者看他行事直来直去,不是那种工于心计的,就更有好感了。

如今再瞧宁嫔面对这么大的诱惑,都能泰然自若,脸上不露出分毫,和安格格更觉得这亲她结定了。

要是这会儿宁嫔满脸热情,说一箩筐好话来试图稳住她,一看就是冲着王府来,她反而会迟疑。

要是宁嫔直接大大咧咧应下说皇上那儿包在她身上,和安格格这会儿估计早就找理由要走了。

她是想放低要求,可那是为了自己日后能安安稳稳的,而不是放着高门不嫁,非找个眼皮子浅的,这样的人家,日后闹起来跟高门大户也没什么区别。

她今天来找宁嫔,就是念着以前关系不错,所以提前知会她一声,并没指望她真的能够应承下来,在这事儿上,她估计是插不上话的。

而攸宁也明白这个,和安格格肯来先跟她说一声,已经算是不错了。

两人坐着说了会儿闲话,和安格格就起身告辞了。

攸宁则静坐了会儿。

铁帽子亲王家的郡主,世袭罔替的爵位,可不是一般宗室能比的,毫不夸张的说,结了这门亲,瑚家也就算是抱上了一条金大腿,受益个一两代肯定是没问题的。

要是换成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她肯定会动心的,结了这门亲,就凭着庄亲王和皇室的良好关系,她也算是有了那么点后台,以后熬资历都比别人顺畅了。

不过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当时的瑚家要想娶郡主,那简直是比癞蛤蟆吃天鹅肉还要异想天开的事情。

现在和安格格能跟她提出结亲之意,却没在一开始被庄亲王给一句话否了,必然是有原因的。

瑚大身上的官职对王府而言不值一提,那庄亲王能看中的就是她了,通过她,向皇上表诚心?

毕竟堂堂铁帽子亲王,能为了皇上做到如此地步,姿态也的确算是卑顺了。

攸宁没有再继续想下去,这种事情还是留给皇上操心吧,最后能不能成,那也要看皇上的意思。

于是她叫人给前面送了些点心,皇上问不问她的意思是他的事,但是和安格格来她这边的事情瞒不住,也没必要瞒,她这么做也就是例行提醒,表示“我一切都听您的吩咐”!

日常刷一张敬业卡,攸宁继续去做自己的事情了,系统给的课程太多,她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养成了日常学习一到两个时辰的好习惯。

门外,梁九功看见有小太监提着食盒过来,正要挥手叫人把东西送去自己屋里的时候,才听说这是宁主子那边送来的。

“来吧,我进去就行了。”

梁九功略有些遗憾地接过食盒。

自打宁主子得宠成了嫔主之后啊,这些嫔妃们居然也开窍,开始往皇上这儿用心思送东西了。

可这些不明不白的东西,甭管使了多少银子,也没人敢往皇上面前送,到最后东西全进了他们肚子里。

就是宁主子,起先拿吃食讨好皇上的时候,也是直接把方子送过来的。

能把东西直接送到皇上面前,也是来了南苑没有那么多规矩以后的事情了,而且次数也就那几回,可以说是十分谨慎。

屋里,皇上也习惯了这些时不时送来的点心,不占肚子,也不怕放凉了味道变了,也就是个闲时的零嘴儿。

他以前从不在这时候吃东西,还是跟宁嫔相处这些时日养出来的习惯,她的手艺也确实不错。

打开食盒,皇上看着里面的点心,忍不住笑了。

宁嫔一贯规矩,不是研究出什么新鲜花样,不会叫人把东西提过来。

这次瞧着却没什么新意,却还叫人巴巴地送来,是想他了,还是有人找到她那边了?

皇上直觉是后者。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攸宁已经提前得了消息,吩咐人备好膳食,自己迎到了宫门口。

皇上圣驾经过的道路,都由人提前请了场,沿途各宫宫门紧闭不许人出入,怕有不知事的冲撞了。

唯有攸宁这边,朱红的宫门大开,以她为首的一堆宫女太监都排开跟在后面,所有人昂首挺胸,显得气势恢宏。

攸宁站在最前头,整个人却被晒得焉头巴脑的,接驾有时候还真不比伴驾舒服,每回总要这么提前候着。

起先她还觉得这气氛好严肃果然不愧是皇家气派,后世的电视剧剧情能不能好好学学,尊重逻辑,跟皇上搞偶遇是完全不可能的啊!

现在她在心里默骂这些臭规矩,盼着皇上能赶紧来的同时,对身边这些宫女太监幸福的模样表示疑惑。

这么大热的天都能受得了,她们果然被洗脑得很严重啊。

等着也有一刻钟多,正好是皇上从前头起驾走到后面的标准用时,皇上到了。

走近行礼时,攸宁被皇上拉了一把起来,也感觉到他手心里热腻腻的,再一靠近,他整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股热浪。

皇上坐着个露天肩辇一路过来也是不容易啊。

有那十来个人慢慢抬着走的功夫,还不如自己走着过来快呢。

两人默契地加快了脚步,进屋脱帽脱鞋,火速换了身轻便的行头,才坐下来靠着迎枕歇了口气。

旁边早有备好了的温茶,攸宁看着皇上灌了几口下去,额前又微微冒着热汗,忙用扇子给他扇了两下。

皇上顺手就接过扇子挥着,看她一眼提醒道:“你也喝口茶,在外面等久了吧?”

攸宁只得不情愿地端起来喝了一点。

皇上的养生习惯确实健康,听着也很好,就是实际上执行的的时候太难了。

从外面那么大个火炉里进屋,不能第一时间去冰块旁边待着,也不能喝冰水,还得先灌一杯温茶才行。

这茶刚咽下去,攸宁的汗立马也就冒起来了,她的皮肤愈发白净透亮,两颊的热晕也就更明显了。

皇上笑着拿扇子给她使劲挥舞了两下。

攸宁满足地往他身边凑了下,才叹道:“这边还真没有南宫那儿舒服。”

这边的行宫严格上来说更像宫,和紫禁城那边规矩是一样的,南宫则更像是园子,是出来游玩放松的地方,在南宫那边,接驾的时候根本也不用这么麻烦。

很显然,被紫禁城里的规矩束缚的人也不只是她们,还有皇上本人,在南宫的时候他也很少摆这么大的排场,虽然外人看着威风,但他本人绝对是不好受的。

皇上轻点着头:“等这阵子忙完了,咱们还回去那边住着。”

攸宁了然,南宫那边规矩松,就有点太纵着蒙古人了,不如这里更能体现天家威严,等到这边蒙古王公们走了,她们就能回去了。

歇完了,就该说正事了,攸宁把今日和安格格来了说的事全盘托出。

皇上“唔”了一声,心里倒是没多么意外,庄亲王这一脉虽说显赫,但论功绩远远比不上其他几家铁帽子亲王,就算是在镶红旗里实力也远不如旁人。

而庄亲王自己也只在诗画一道上有所成就,因此他家早早就借着和安格格的婚事搭上了太皇太后,这一次只不过是把心中所想表达得更明显了一些。

眼瞧着三藩就要平定,庄亲王也越发着急了。

只不过,连他也低估了庄王的迫切,他还以为他们会等待时机找上佟家,没想到最后居然是瑚家得了这么大个便宜。

瑚家如今还是个空架子,完全是靠着宁嫔得宠起来的,给宁嫔递好就是给他递好儿,想来庄王也是清楚这一点,姿态摆得也算是很低了。

皇上想完就看了眼攸宁,见她似乎一点也不关心这事的样子,好像还不知道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一样,忍不住道:“这事儿你觉着如何?想不想结这门亲事?”

攸宁满脸惊讶,没想到他还会问自己的想法,转念一想,也可能是皇上在试探她有没有野心什么的。

于是正色垂眼道:“承蒙格格厚爱......”

话说一半,她又被皇上抬住了脸,他一脸无奈地看着她:“又不是在外面,还说这些好话做什么,我都听腻了,说实话。”

话虽这么说,攸宁敢保证,在宫里的时候她翻来覆去都是这套话术,但当时皇上根本没关心过她说了什么。

倒是到了南苑之后,带出来的嫔妃不多,攸宁伴驾的机会比在宫里还多了,加上南宫那边没这么多规矩,她和皇上相处的氛围才自在了些。说话也就受了影响,随意了些。

当时没感觉,可又搬回满是规矩的行宫里后,南宫的那一点点改变就都被放大了。

现在的相处氛围,再用以前的那套话术,就怎么看都觉得别扭了。

可是直接说实话,表示自己觉得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更好,皇上会不会觉得瑚家不识抬举,那可是铁帽子王家的格格,你们家居然把她和别的平凡女子相提并论?

诚惶诚恐表示我家算个啥,一切皇上说了算......这个念头一出就被她消灭掉,很明显皇上不爱听这种话。

想来想去,这话就不能说的太认真,攸宁干脆从旁边果盘里拿了个装饰水果比划道:“我觉得,就像是有这么大一块金疙瘩,从天而降砸到了我头上!”

皇上笑道:“你这话倒很贴切,一块金疙瘩,那你岂不是要高兴坏了?”

攸宁摇头,靠坐在他身边道:“不过我眼皮子还没有那么浅,一块金疙瘩算个什么,旁边这不是还有一座大金山吗?”

说着捏捏他的肩膀。

皇上喝着一口茶险些喷出来。

吓得攸宁赶紧给他拍背顺气,看着她一脸着急,皇上只能用力捏了两下她的手,心知她是故意作怪。

只不过,这话糙理不糙,庄王家就是铁帽子王,以前再有军功有声望,也抵不住现在的庄王无心政事,更抵不住如今宗室的力量正在日渐下滑,明眼人都该知道哪个才是该效忠的。

眼下这个关头,他也不愿看到同室操戈。

既然庄王有心,他更要把这事儿做得漂亮些,也算是安一安宗室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