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领着一众蒙古王公们去了别处, 留下女人和孩子们纷纷上前安慰自家孩子顺带着检查伤势。
贵妃自然是先紧着太子检查的,不过也没冷落了大阿哥,瞧着他站在攸宁跟前, 干脆就把人先托付给了她。
于是攸宁一边等着人给大阿哥和他的哈哈珠子们抹药,一边听大阿哥说着事情原委。
半大的小男孩嘛, 都是天之骄子, 一句话说不来自然就争起来了。
大阿哥和太子和他们其实算是同龄人, 除了各自的哈哈珠子等人, 其实在场没一个超过十岁的......
只是太子和大阿哥的哈哈珠子也和攸宁一样,先看着他们的体格一个个又黑又壮就提起了警戒心,然后护主心切推搡起来, 再然后,就是互殴了。
——是太子和大阿哥的一堆哈哈珠子和蒙古王公带来的孩子们互殴起来了。
要真的说起来吧, 太子他们是又丢人又理亏。
但是谁敢直接驳了皇上的面子呢?
攸宁刚才那句话是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没错,不过得知实情后,她觉得这怎么都有点仗势欺人和稀泥的意思, 因此这会儿对面的蒙古福晋看她的眼神都不太友善。
要是自己孩子被人这么指着说, 攸宁敢肯定自己会比她们眼神还更凶恶。
然而现在......
她表现得非常之镇定, 理直气壮地盯了回去,看得对面的蒙古福晋敢怒迟疑着不敢言。
皇上刚刚临时给她套了个宁嫔的壳子, 大概也是方便她这会儿狐假虎威?
要是他一走, 自己因为位份低就被这些女人看不起,进而轮番上阵挤兑个狗血淋头, 那可就尴尬了。
非要以君臣来论的话, 这帮人伤害太子和皇子就是不对, 皇上没有降罪给他们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
如果说现在以上想法也许只是皇上一厢情愿, 那等到几年之后这些蒙古人看到朝廷不但没被三藩拖垮, 反而修养几年又连续对着南边和北边开战,到那个时候,这也就不只是设想了。
这也是皇上给力,让她知道后面都是他们这边占优势,她才敢站出来说话。
要是清朝彻底被三藩拖垮,不几年就要退去关外苟延残喘,她吃饱了撑的才会出来得罪人。
大阿哥擦完剩下的伤药,攸宁就让人去外面塞给了他的哈哈珠子们。
大阿哥的伤是想护着太子伤的,他有哈哈珠子护着伤得不严重,反而是那些忠勇的哈哈珠子们为了护着他而顾不了自己,伤得还比较多。
接过伤药藏在袖子里,大阿哥临出门前和太子对视了一眼,贵妃还在对太子嘘寒问暖,想也知道肯定顾不上太子身边那些人,于是领会了他的意思。
大阿哥捏着药瓶子,寻了个由头退出去,和贵妃一比,他深深觉着瑚娘娘人真是好,难为她这个时候还能想得到他的哈哈珠子们。
自来皇子们的哈哈珠子要不就是从母族选,要不就是皇上从各家信任的大臣里挑。
惠嫔母家不显,大阿哥的哈哈珠子就是从大臣家挑出来的,其中有两个是他幼时抚养过他的大臣噶禄的儿子,比他年纪大一两岁,自幼一同长大,如亲兄弟一般,而其他人也都是戴佳氏这一辈的子弟。
更别说他们刚刚护着自己时那股子勇武的劲儿,更让他这个当阿哥的看得心里激动不已。
连带着太子那边的哈哈珠子也是,太子的哈哈珠子是从赫舍里氏挑选的,他和他的哈哈珠子们以前和他们还不熟悉,可是经过这回并肩作战以后,大家看着对方的眼神都热切了几分。
大阿哥晃晃悠悠走进内殿,老远就听见闹哄哄的声音,等他进去的时候他的哈哈珠子们一个个鼻青脸肿起来磕头请安,旁边太子的哈哈珠子们也跟着行礼。
一群人眼看着他拿出了伤药给了一个,都很不见外地围在旁边开玩笑想抢。
看着他们还能闹起来,大阿哥就放心了,旁边有人抱着脸哼哼唧唧个不停,大阿哥听烦了踢他一脚,笑骂道:“你自己荷包里没带着药?用好了赶紧给人分分!”
其实他们各自荷包里也都有药,受的那点伤足够用了,不过宫里的药到底是好些。
再者,大阿哥现在还沉迷在刚刚的战斗里,虽然他们输了,但是他脑子里已经转了好多想法想着下次施展了,所以迫不及待要过来跟人商量。
他在这里聊得正欢,那头太子也出现在了门口,他的哈哈珠子们又是另一个样子,不似大阿哥和自己人一样不拘小节,刚刚从他手里接过伤药,也是沉默着一个接一个的抹着,现在对着太子也是,恭敬有礼,但是眼里的忠诚是做不得假的,而太子的做派也更加像皇上......
正殿内,攸宁这个“宁嫔”的身份勉强哄得了蒙古福晋,却哄不过知根知底的安嫔,荣嫔和僖嫔等人。
只不过安嫔万事不关心,僖嫔在嫔位里面一贯垫底,也是个低调行事的人。
唯有荣嫔默不作声看完全程,只觉得她以前在别人眼里都是那种上不得台面,仗着有了点宠爱就不规矩的人,却没想到她竟然还有这么硬气的时候。
好在她及时把二格格那性子掰过来了,不然碰上硬茬子也不好。
上首,贵妃倒是没想太多,只觉得皇上当着众人面护着她,说了瑚氏是宁嫔,那便是宁嫔吧。
提前叫上嫔和回了宫再换称呼也没什么区别。
倒是皇上先前说的围猎,她有些担心,现在孩子们都闹成这样了,等到围猎那日,她得更加小心着才是,要是在那时候再闹出事来,就真成笑话了。
她难得肃容道:“安嫔,荣嫔,僖嫔,宁嫔,你们也都退下吧。”
众人依言行礼,出了门,安嫔独身先走了,僖嫔跟在荣嫔身边微笑着同攸宁告了别。
屋里贵妃正在琢磨,她一个人精力有限,难免会有看管不到的地方,干脆这一次就让安嫔和荣嫔还有僖嫔帮着看着点儿。
宁嫔,她是年纪轻了些,资历也浅,她还是问问皇上的意思好了。
贵妃一贯是个爽利性子,她心里有一杆秤,不要紧的事情当然是说办就能办,毕竟有出身在这里顶着,只要她不坏事儿皇上不会厌弃她,顶多就是不宠爱她。
而她现在这副身子,连孩子都几乎没可能再有了,还在乎宠爱干什么?
她就想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四阿哥在她这儿一日,她就想要安宁一日,别的以后再说吧,总归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等到皇上从前面回来,贵妃就把这事儿说了。
皇上觉得贵妃有点太小心了,围猎她要管的就是后面女眷们的事儿,具体的也不必她操心,只是拿个主意而已。
不过谨慎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到时让荣嫔和僖嫔跟着你吧,你抽不开身,就让宁嫔去侍候皇额娘。”
话里全然没提安嫔,贵妃也习以为常了,这位就是个吉祥物,性子又是那样的,皇上没对她抱有期待过,反正是个闲人,宫里又不是养不起。
让宁嫔去侍候太后,贵妃更是松了一口气,她这人性子难听点就是懒散,让她去小心奉承人,她办不到。
而且,她也没必要勉强自己,替太皇太后祈福的时候她也是跟着众人一天天跪过来的,该有的请安礼节一点都不落,孝顺和奉承本来也是两回事。
宁嫔先前为太皇太后侍疾有功,太后也记着呢,有这两位老人家在,她去了还能躲躲蒙古福晋们。
大家都得了便宜,挺好。
皇上是没有要留下来的意思,贵妃送走了皇上,回去着急忙慌哄四阿哥了,这小祖宗醒着的时候不见她就闹腾个不停,让人有点甜蜜的幸福。
攸宁一路回了住处,消息传得比她人还快几分,进了院子,里面侍候她的人全都改换了称呼,开始叫她宁嫔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虽然皇上带着她去挑马的事情耽搁了,但她也算是,应该算是因祸得福了。
先前虽然说是提了待遇,但到底还是有点差别的,就像宣贵人同样是嫔位待遇,但是也没人敢大着胆子说一声宣嫔。
攸宁的庆祝方式就是......吃顿好的。
皇上来南苑也有段时日了,有时候出去打猎,得来的东西膳房处理完还会分到各个主位住处,让大家尝尝鲜。
偏偏惠嫔此时并没有来,攸宁空担着个嫔位的待遇,得来的东西当然也是一些边角料,只能切着炒点菜什么的,简直暴殄天物。
这回她前脚回来,后脚就有人把东西送过来了,说是上午刚得的野物儿,特别新鲜的那种,还按着她的喜好都弄成了肉串儿,方便直接烤来吃。
她正琢磨着是让膳房考好了送上来吃,还是自己找个僻静地方,亲自下厨体验一下露营烧烤呢?
皇上已经使人来叫她了,目的地就是她先前想好了要去烧烤的地方。
围起来的空地上,已经架起了各种用来烤制肉串的物件儿。
刚刚皇上把太子和大阿哥叫过去的时候,两个人都以为是要被骂一顿了,今天这事儿他们太冲动,输给了蒙古人也太丢人!
走在路上,兄弟俩时不时对视一眼,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大阿哥闷着头想要是自己拳脚功夫能再精进些就好了。
太子却有点别扭的想,要是想大阿哥这么大这么勇敢的弟弟再多长大几个就好了,人数少才是最大的劣势啊!
不料皇上却只是摸着他们的脑袋,说输了没什么,还夸他们胆子大,输人不输阵嘛,下回继续努力!
太子眼神亮了起来,跟着不断点头。
大阿哥也被夸得心花怒放,全然忘了白天的事情,毕竟二弟是太子嘛,国之储君,汗阿玛先看他也是正常的。
把有点蔫哒哒的两个阿哥哄好,定下下回一定赢回来的目标,皇上打算给孩子甜枣吃的时候,就听到太子犹豫着说想吃烤肉。
太子盯着大阿哥有点羡慕地说:“大哥说宁娘娘的手艺极好,儿子还没尝过,能请宁娘娘来指点一二么?”
大阿哥闻言黑了脸色,心里郁闷。
想吃就想吃,干什么摆出一副好像他一直吃独食的样子啊!
他从永寿宫膳房偷偷摸摸带出去的那一大堆零嘴儿最后究竟是进了谁的肚子啊!?
再说了,哪有人这么不客气的,宁娘娘爱做吃食是自个儿的兴趣,又不是膳房的奴才,怎么能任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