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1 / 1)

温小海的哭嚎成功把大家都逗笑了。

别说一个小孩子, 其实大人也吃吐了,这豇豆实在太肯结了, 一茬一茬地冒出来,根本吃不完。

刘竹深有同感,一脸忧愁的拍温小海的肩,“小海,你别怕,家里还有好多茄子苦瓜呢,咱不吃豆橛子, 咱吃茄子跟苦瓜。”

温小海想到苦瓜,脸都皱起来, 嘴巴瘪了又瘪, 没忍住, 哭得更大声了。

好在中饭既没有豆橛子也没有茄子, 温小海心里暗自庆幸。

温小云拍了个酸口黄瓜, 又弄了一碟炸小鱼,然后端出自己精心制作的皮蛋瘦肉粥, 又单独洗了五个皮蛋, 请大家品尝。

“这是皮蛋,也叫松花蛋, 能刺激消化,增进食欲, 有清凉润肺止泻去火的功效,很好吃的。”

一人盛了一碗, 大家看着白粥里黑乎乎的皮蛋, 都有些犹豫。

温小海闻了闻, 一脸的害怕, 指着发绿的蛋黄道:“姐,这不会有毒吧?怎么绿油油的?”

倒是韩官人对温小云十分信任,端起粥就喝,这是咸粥,倒是吃不出皮蛋的味道,但这粥的味道,很有一些独特风味,加上还放了瘦肉,很提鲜。

他又剥了一个皮蛋,看到晶莹碧绿的蛋白上满是白色松针,如松花朵朵,不由点头。

“难怪叫松花蛋,果真名副其实。”

他在众人注视下,轻轻咬了一口,气味与白水煮的鸭蛋完全不同,入口绵软,有些涩,但再咬一口,那股涩味又消失了。

温小云也是一脸期待,“韩叔,怎么样?”

韩官人又咬了一口,这下咬到了蛋黄部分。

温小海一惊一乍地,满脸嫌弃,“绿的?还是糊糊,天呐,这能吃吗?”

韩官人接受良好,几口便将皮蛋吃完了,“嗯,虽有些气味,但口味独特,若是佐以芥辣等东西,应该会更好吃。”

温小云抚掌,“还是韩叔会吃。”

大家听到韩官人的话,也都捧着粥喝了起来,对于皮蛋瘦肉粥,除了温小海跟刘竹,大人们都接受良好,连方音这有身孕的人都能喝下去,还喝了两碗。

刘竹还能喝两口粥,而温小海死也不肯喝,更别提吃那个绿油油的皮蛋了,满脸的拒绝。

“我不吃,我不吃,我要吃月饼。”

温小云也不强迫他,起身将烤好的月饼端出来。

饼胚没有用那种花里胡哨的花样,圆溜溜的月饼中间只有一个福字,每个都是巴掌大小,刚出炉的月饼正滋滋冒油,上面的芝麻已经烤得焦香四溢,不像月饼,像是一个个小点心。

做这批月饼,用料可一点不少,油跟糖都用了快半吊钱,好在赵官人慷慨,一个月饼三十文钱,纯赚近一吊钱呢。

温小海看到月饼,眼睛放光,刚想伸手就被拍下去了,疼得他龇牙咧嘴。

温小云瞪他,“烫不死你,急什么?这东西不能多吃,你最多能吃四个。”

“啊?”温小海失望不已,又死皮赖脸地撒娇哀求,“姐,多给我几个吧,我的饼干都快吃完了。”

他好喜欢吃甜甜脆脆的饼干,当饭吃都行。

温小云摇头:“不是我不想给你,是给大家分一分后,我还要给赵官人送去,最后只剩下四个,我自己还一个都没有呢。”

她不太爱吃太甜太油的,但温小海年纪还小,正是贪吃贪甜的时候,经常为了一张馋嘴,一点脸不要,求来求去的。

大家喝完粥,就切了三个月饼,一起分食,席间说说笑笑,特别快活。

刘汉很喜欢咸蛋黄月饼,他小心咬了一口蛋黄,口感咸香,入口沙沙的,很有味道。

“你说这又甜又咸的东西,怎么还挺好吃的呢?”

方音倒是不太爱,她喜欢吃甜月饼,就那种最普通的,跟脸盘子那么大的月饼,她就啃得津津有味。

温小云给赵官人送月饼的时候,还碰到了李英姐妹俩。

李梦激动的挽着温小云的胳膊,得意道:“我就猜着你会过来,赵官人最喜欢吃你的做的东西。”

温小云抿唇一笑,在篮子里摸了两个准备好的月饼出来,“喏,中秋安康,本来想送去你家,正好碰到,省的我跑一趟。”

李英接过叶子包,手中还能感受到温热,她放在鼻尖闻了闻,“好香啊,这就是赵官人定的咸蛋黄月饼吧?”

“嗯,赵官人口味重,这个咸蛋黄月饼,也是讨巧。”温小云和两人一起进门,“对了,我最近也没时间回去,你那薄荷能不能再拔些给我?我准备直接种在院子里。”

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儿,薄荷这东西一年能发不少新芽。

谁料李英的面色却不太好看了。

李梦小声道:“我姐她娘不是生了个儿子嘛,可调皮了,可家里现在住不开,就把院子里空地上的东西全都拔了,准备起一间小屋子,现在我们也没有薄荷了,得等以后去移栽。”

李英苦笑起来,“拔就拔了,至少说一声也好,我能移栽一下,他们说都不说……”

温小云叹了口气,拍拍她的肩,没再说话。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李英勤劳能干,天天回去交钱,才能换来一点好日子。

李梦见有些尴尬,便说起了羊汤馆的事儿,“你还不知道吧?毛凯不在羊汤馆了。”

“啊?”温小云确实不知道,她现在出门都很少,“他去哪儿了?”

李梦道:“也不知道怎么了,他跟老板大吵一架,老板娘觉得他不能这样下去,不顾他反对,就硬把他送去县里的书塾了。”

她接着撇了撇嘴,“毛凯人其实还不错,就是有点拧巴。”

温小云心里却觉得好笑,毛凯不喜欢读书,被硬送进去读,刘竹喜欢读书,奈何造化不够,进不去。

三人闲话间,东西也送到了。

李英姐妹俩还要继续叫卖,温小云则是回家,中秋夜呢,她准备做一顿好吃的,犒劳一下大家,最近大家都辛苦了。

晚上柴爷爷还要来,也得犒劳下柴爷爷,送货辛苦了,还有他的老伙计,牛牛拉货也辛苦了。

晚饭是方音还有刘竹温小海一起帮忙做的,刘汉则是在后院继续搭棚子,就差一个角完工。

温小云将最后一些准备送人的饼胚放进了窑炉里,等吃完饭,大概就熟了,明儿一早正好包起来。

柴爷爷都很久没感受过这么热闹的中秋节了,看着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乐得合不拢嘴,一高兴就跟韩官人一起多喝了几杯。

温小云见大家都开开心心地,自己也觉得开心,吃的东西都香甜了好几分。

赚钱的意义,不就在于此。

一大早,竟然落起了雨,雨势不小,还刮起了大风。

方音和刘汉一早就起来了,现在是稻子结实期,需要人注意田里的水,也怕风把稻子吹倒了,得及时扶起来。

这可是将来一家人的口粮,不能疏忽。

温小云便赶紧去窑炉拿月饼。

但她很快发现不对劲,二十个月饼,仔细一数,现在只剩十五个了。

“温小海,你给我滚过来……”

她这声叫唤,把大家都喊醒了。

韩官人昨儿也没回家,直接宿在了厢房里,反正天儿热,不需要什么被褥。

“小云,出什么事儿了?”柴爷爷披着衣裳也出来了。

温小海此刻一脸心虚,沿着墙根小步挪过来,眼珠子瞪得溜圆,还没等姐姐开口,就摇头摆手,连连否认。

“我,我 ,我没有偷吃月饼,我没有……”

温小云看他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派,冷笑一声。

“你嘴巴都没擦干净呢,我说怎么一大早就听到你起来,想着你干活儿勤快,没想到是来偷月饼呢?”

温小海慌乱的去擦干干净净的嘴角,过后才反应过来,想起姐姐的大巴掌,膝盖一软,登时就跪了下去。

“姐,我早上起来好饿,我我……”

“不许乱跪。”温小云拧眉,走过去将他扯起来,“昨儿我给你的四个,你全吃完了?”

温小海还是膝盖发软,心虚的对手指,低着头眼珠子往上使劲儿翻。

“太好吃了,我一时间没忍住,但是十五个也够分啊,韩叔五个,柴爷爷五个,舅舅舅母五个,其实,也够呢……”

柴爷爷见温小海吓成这样,有些心疼,“好了好了,小云,我那份儿就不要了,小海还小呢。”

温小云直叹气,温小海是真馋呐。

“温小海,今儿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月饼一个巴掌,但你也可以花钱买,我卖给赵官人是一个三十文,你就一个二十文吧,我知道你有钱。”

温小海一时震惊地张大了嘴巴。

柴爷爷还想说,但被韩官人制止了,“不问自取视为偷,这不是好习惯,小云教育的对,这还是自家呢,以后出去偷东西,可不止区区二十文能解决的了。”

他这话,将刘汉和方音也劝下了,偷东西是不对,该教育。

刘竹则是根本没打算开口,最近表姐面上和善了许多,自己这表弟的皮又痒了,平日里偷懒耍滑的,表姐只是嘴上说,已经好久没揍过了。

温小海知道没人帮他说话了,哭丧着脸,心里纠结得要命,又有点后悔。

他现在帮忙做事儿,姐姐也给钱,确实攒了点,但一个月饼就要二十个子儿,可不给,姐姐肯定毫不犹豫地揍他……

呜呜呜,好难选。

温小云催促道:“舅舅舅母马上要走,你赶紧选,选不出来,那不如我替你选吧。”

她举着巴掌朝温小海走去,好久没打这小子,手势都有些生疏。

温小海看到姐姐的大巴掌,捂着脸吓得连连摇头,哭了起来。

“我给钱我给钱,我再也不偷吃了,再也不了,呜呜呜……”

一百个铜板,可不好攒呢,呜呜呜,好贵啊……

温小云收下一百个铜板后,又严肃道:“以后想吃,就要问我,你问都不问,你怎么知道我会不会给你?但你偷就是错的,明白吗?”

温小海心疼的抹眼泪,沮丧点头,“明白了,呜呜呜……”

至于剩下的月饼,温小云给舅舅舅母包了七个,给韩官人和柴爷爷一人包了四个,勉强分掉了。

中秋过后,天儿就没那么热了。

田里的稻子慢慢开始发黄,今年还算风调雨顺,眼见是个丰收年。

市井里现在不光是鸡蛋降价,就连鸭蛋也开始降价了,应该是养鸭子的人,也慢慢增多,偶尔还能瞧见鹅蛋,硕大一个,特别贵。

温小云不确定是自己的原因,还是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总之,这是好兆头,说明百姓不只能吃饱,还有余力养牲畜。

乡下地方,挣钱的机会少,也就鸡蛋鸭蛋这种东西好变现,现在降价只是暂时的,等市场稳定了,价格还会回升。

温小云正在搓黄泥呢,温元青就上门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姚氏和孙氏。

她现在需要的鸡蛋多,光苦栗村的那点鸡可不够,所以苦栗村附近的七八个村子,也把多余的鸡蛋往苦栗村送,换些小钱。

村长忙不过来,温小云就让姚氏和孙氏帮着一起忙活,当然,也会给报酬。

孙氏进门就笑,“忙的过来吗?小云啊,你大山哥跟小山哥在家没事儿呢,不如让他们俩来帮帮你?哎哟,你现在出息了呀……”

姚氏也不甘示弱,“你群山哥跟青山哥在家也没事,田地里现在也不太忙,小云,你这需要帮忙吗?”

温小云看两人明争暗斗,赶紧打岔:“我忙的过来,大伯母二伯母,谢谢你们的好意,马上要割稻子了,这才是大事儿。”

温元青开始搬鸡蛋鸭蛋,又把账本递过去,“这次收的数儿都在上头,人不少呢,下一批,大概五天后来送。”

温小云保持文盲的人设,将账本递给了刘竹,“你来点吧。”

大家帮着一起把鸡蛋搬去屋里,温小云给大家发了酬劳,温元青代表了村长,活儿最多,拿的也最多,三百来个铜板。

他还有些不好意思,“说了不要给这么多,我爷爷都说你赚钱不容易呢,留着自己花吧。”

温小云最怕欠人情,坚持要给,分了钱才好继续给自己干活儿。

姚氏跟孙氏也领到了百来个铜板,两人都很满意,毕竟之前还跟温小云起过龃龉呢。

两人还带来了白面跟鸡蛋,这是每个月都要给的,以前给得不情不愿,现在给得十分痛苦。

温小云也顺便寒暄了几句,得知今年自家的田地收成也不错,便笑着贺喜了几句。

她虽是农村人,但她其实不会种地,给她们两家种,也挺好的,免得荒废。

等饱满的稻穗压弯了枝头,稻浪成海的时候,秋老虎使得天气又开始热了起来。

大家都盼着不要下雨,尤其是方音,挺着肚子还要去庙里拜菩萨,就怕老天爷这时候来一场雨。

好在雨水没落下来,等到田里晒的半干,大家安安稳稳地开始收稻子。

刘竹也回家去了,跟刘汉一起下田奋力割稻子,但他比不上方音的手脚,只能再次请舅舅们来帮忙。

温小云请柴爷爷接连送了两批变蛋跟咸鸭蛋后,也跟着下田去了,毕竟刘竹一直在她家帮忙,她也不能不懂事儿。

天儿实在太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佝偻着腰,举着镰刀,还没割一会儿,汗水就流进了眼睛里。

温小云坚持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坐在田埂上,一边擦汗一边用草帽扇风。

丰收的喜悦,其实只能维持一会儿,真下田干活儿了,真的喜悦不了一点,做农民实在太辛苦。

除去要缴纳的赋税,百姓们自己剩的,也只是温饱。

“小云,累了吧?来喝水。”方音过来送水,看到小丫头坐在田埂上,估计是稻子刺的,热的浑身挠,“身上痒了吧?回去我用艾草给你煮水洗洗,就不痒了。”

温小云道谢后,又扶着方音坐下,“舅母,你怎么过来了?小心肚子。”

方音笑着摆手,“哪儿有那么金贵,我怀小竹那会儿,还不是一样大着肚子下地,现在日子好过了许多,家里还有余钱,你舅舅才让我歇着。”

温小云听得很是感慨,哪怕许久许久之后的年代,她的外婆,竟然也是这么过来的,女人们,无论什么时候,真的过得都很辛苦。

她扶着方音回家,帮着做晚饭。

方音去寻了晒干的艾草,给她煮水洗澡。

田里放水之前,刘汉捉了好多的泥鳅,放在木桶里养着,正好今儿吐干净泥沙。

农活儿辛苦,不吃米饭跟肉根本支撑不下来。

泥鳅烧豆腐是道好菜,里面放了很多最后一茬的小辣椒,又辣又开胃,又用萝卜炖了两条草鱼,满满两大锅的主菜,配着各种绿叶菜和瓜,大家都吃得特别满意。

方家几个舅舅特别喜欢温小云做的饭菜,反正比他们的妹妹做得好吃,加上还有利益关系,大家都客客气气地,气氛很和谐。

稻子才收完,还没晾干呢,雨水就落下来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儿慢慢凉下来的时候,温小云终于攒到了五两银子。

看着后院二十来个瓮,还有好些大口粗陶的缸子,这都是她打下的江山啊,里面装的,都是她的“钱”。

她看着看着,开始傻呵呵的笑,心里也松了口气,立身之本,已经有了,大豪斯还会远吗?

温小云对买大豪斯这个事儿是有执念的,前世猝死之前,她其实攒够了房子的首付,但外婆去世了,所以她最后还是放弃了买房。

哎,猝死前,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把钱花干净。

柴爷爷现在已经不卖柴火了,他帮着温小云送货,年纪大了,打柴也辛苦,反正他也花不了几个钱,吃喝小云都替他操心了,跟亲孙女没有差别。

他特别满意现在的日子,比一个人孤孤单单要强多了。

“小云,快来,咱们出发啦。”

“哎,来啦。”温小云将自己的披肩发梳好,急急忙忙地上了板车,发现东西已经都搬上去了,“柴爷爷,真是辛苦您了。”

温小海跟在后面跑出来,身上的围裙都没解开,“姐,水忘记拿了。”

温小云拍拍他的脑袋,“看好家,别干坏事啊。”

温小海撇嘴,他敢干坏事吗?姐姐的眼睛比尺还厉害,他挪动一寸都能被发现。

温小云今儿除了送变蛋跟咸鸭蛋,还要送房租,之前合约里已经说好了,半年内必须补齐。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准备亲自去推广一下皮蛋。

上次做好的那些皮蛋,她也送了十来个给瑶娘,但一直没有得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