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1 / 1)

宝音婉拒了皇帝的邀请, 两人进了乾清门后分道扬镳,她从往东六宫方向走。

路过景仁宫时里面倒是一片安静,宝音侧头看着高大的宫墙, 心里堵得慌, 总有种心虚心理,好似对方的孩子没了跟自己有关。

若是她没有入宫,皇贵妃的孩子应该好好地能挺到出生。

她叹了口气, 不管怎么样,最难过的应该是皇贵妃, 她也

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不育保平安。

皇帝儿女众多,也不缺她为他生孩子。

她来这个世界走一遭,给这个时代留点什么就足够了, 没必要生个孩子出来受罪。

给皇帝生孩子绝对是一件糟心事, 生儿子说不定要陷入夺嫡之争, 生女儿很大几率抚蒙。

康熙的女儿长命的还真没几个。

延祺宫要比隔壁热闹许多, 她出发去赴宴时吩咐她宫里的人准备一桌菜庆祝一下,这会儿十多个宫女太监都聚集在东配殿的正殿中,围着圆桌子吃席。

她走到门口, 就有人发现了她, 忙有人过来打招呼。

“拜见主子。”

宝音还未等所有人都行礼,便笑着叫了起。

“你们吃你们的。”她扫了一眼没看到后殿的人,便问了一下。

“姚姑娘在后殿自己开了一桌席,主子放心, 奴婢没有忘记姚姑娘。”

马必应小步过来, 笑呵呵道。

他口中的姚姑娘正是安排在后殿的那位假怀孕的官女子, 平时只待在后殿不怎么爱出门。

这位姚姑娘本来是乾清宫茶水房的一名宫女, 是汉军旗包衣。

宝音点了点头,让马必应他们继续吃,她转身回了正殿。

回暖阁后,兰儿紧随而来,宝音道:“不用在跟前伺候,你们也去吃去。”

兰儿笑了笑道:“厨房还有一桌,等他们吃完,我们再轮换着吃。”

一听这话,宝音顿时有点饿了,宴会上的菜不怎么合胃口,只吃了一点,走了这么长时间路早消化完了。

她看向兰儿,“那让厨房给我下一碗面,再取三四碟子菜过来,晚上不能吃太多。”

兰儿一听忙下去了。

用了迟来的晚膳,宝音和宫女太监们聚集在正殿守夜。

她不由回忆起去年,去年还在老家,她在盛京城内跟家人一起守夜,那时候一家平平淡淡,哪里像今年这般人心都变了。

望着一众陌生的面孔,她不由挂念起宫外的蓝玉几个,也不知道她们新年是怎么过的。

除夕夜,城里很安静,吃完了晚饭,一家人聚在一起等待凌晨后吃饺子。

内城东边的一栋二进宅院里一群女人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说话。

蓝玉正在跟人搓麻将,临近新年实在是太忙碌了,忙到今天下午才抽出时间坐下吃个团圆饭。

二进宅子里住满了人,除了蓝玉四人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妇人,都是之前在庄子上做工的。

大家凑在一起,没有谁比谁身份低,都争先忙着帮忙,整出了几桌好菜。

吃完年夜饭,相熟的凑在一起说话,青珞拎着一副牛骨麻将过来,新年怎么能少了这个娱乐?

四人凑一桌搓麻将,旁边挤满了对麻将规则不了解的妇人。

看着看着大致也就看会了。

蓝玉输掉了十多个铜板,将牌一推,嚷嚷了起来,”不干了,怎么老是输?”

“我来!我来!”旁边蠢蠢欲动的妇人举起手。

麻将的魅力在此刻展露无遗,越来越多人被吸引过来,连旁边玩叶子戏都不玩了,跑来看新鲜玩意。

见蓝玉起身,紫翡也扭头问身后,“我去解个手,你们谁来帮我打一把?”

一位年轻的妇人笑嘻嘻道:”我看会了,我试试。”

“好啊,听说新手的手气非常好,说不定能胡牌,这些铜钱留给你了,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我的。”

紫翡起身让了位,那年轻妇人喜滋滋坐在位置上,生疏地洗起了牌。

紫翡给蓝玉使了眼色。

蓝玉领先往外间走去。

“新铺子准备得怎么样了?”紫翡问道。

蓝玉骄傲回答:“筹备了几个月,早准备妥当了。”

她们这几个月工厂的货都挤压着,只在滑冰大赛拿出一部分宣传。

剩下的货物都是为了新铺子准备。

这可是大清唯一一家百货商店,吃的喝用,一个家庭所需要的货物在百货商店里都能找到。

“供应货物的商家也找好了吗?”

她们自己的工厂只生产市面上没有的产品,一些日常用品是找作坊供货。

因为要押货款,不少人听了就婉拒,最后还是报上商行的名头,给了三分之一定金才同意,不过一些紧缺货,比如二锅头这种好酒属于供不应求,都是出多少钱拿多少货。

“暖棚里的菜年前卖了一批,年后就不卖了,等元宵节全供应百货商店。”

实际上这种气温,只玻璃房是没用的,暖棚里需要烧火才能让暖棚热起来。

还有一发现下月所有守着暖棚的人都得警惕起来,要及时铲掉玻璃上的雪,不然会将暖棚压塌。

京城跟盛京气候相差不大,冬日里一场雪,一下就是好几天,等雪停都有一人多高,仿佛进入世界末日一般。

好在天气越恶劣,蔬菜价就能卖上去。

刚入冬时的菜,普通人咬咬牙还能吃一回,到后来是眼看着菜价一日高过一日,一把韭菜涨到一两银子一斤,这谁吃得起?

有那眼红的准备明年在屋里种上几盆韭菜,若是能卖出去也能贴补家用。

两人携手去了旁边靠墙搭建的洗手间,上完又回到屋子里。

麻将桌上青珞可赤珠也起身了,四人凑在一起便吃瓜子便喝茶,聊聊过年后的安排。

等外面锣声响起,立刻拍拍手准备吃饺子。

煮好的饺子端上来,一人吃了六七个,吃完后漱口打了个哈欠去睡觉了。

延祺宫中,宝音也吃了饺子。

她吃的饺子是素馅的饺子,不怎么好吃,宫里过年吃素饺子是传统。

吃了两个,她不动了,见小狗凑过来,直接倒进了狗碗里。

这小狗倒是不挑食,埋头苦吃起来。

“杏儿,你说你的小主人是不是有其它狗了,把你给忘了?”

她蹲下身摸了摸狗尾巴。

狗抬头汪汪叫了两声,又埋头吃起来。

长毛后吃饭容易沾到食物,头上的长毛被梳起来扎了小辫子,身上穿着红色的小坎肩,堪堪遮住肚子,小坎肩上还有福字暗纹,看起来很是喜庆。

这衣服还是宝音从宫外带回来的一套旧衣服改的,她画了图,量了狗三围尺寸,心灵手巧的针线房宫女很快将衣服盖好送来。

给狗做衣服倒是不难,她现在手里几分多,宫外有持续不断的论文送到她手里,这已经是她的点数来源,再过几日,她累积的点数有望突破一百。

一百点数,是她去年不敢想的数字。

门口的光突然暗下来。

宝音抬头就看见马必应指挥小太监架着梯子要吹灭灯笼。

她起身走了过去,“是要换蜡烛吗?”

马必应忙回道:“主子,是要灭了,晚间无人,宫里的灯都要灭掉。”

宝音不解,她印象里除夕夜的红灯不是都亮到年初三吗?

就算是白天也不熄灭的。

“继续亮吧,蜡烛不够就换新的。”

没有工业化的古代,蜡烛价格也不算低廉,对了,蜡烛是怎么做来着?

“是。”他连忙应下。

这点小事没必要逆了主子的意,大不了让守夜的太监警醒点。

远处传来钟声,听着像寺庙传来的钟声。

已经深夜了,宝音打了个哈欠吩咐道:“不用留太多人守着,早点休息了。”

她说完便进了暖阁,脱掉衣服躺在热乎乎的炕上 ,没多久便进入熟睡。

此时的乾清宫却是一片灯火通明,钟声响起后,本来在看书的皇帝起身换了一身衣服,开始准备开笔仪式和祭神的仪式。

开笔仪式在乾清宫就能举行,忙完和早候在宫外的宗室和满人一品大臣举行祭天仪式。

祭天后,吃了一碗素饺子,他独自一人又去坤宁宫祭神。

祭神其实是要跟皇后一起去的,没有皇后,皇帝一般是独自去祭拜神灵,祈求明年是个丰收年。

这一套流程完成已经五更天,东边比西边要亮少许。

皇帝穿着一身吉服再去乾清宫接受百官朝拜。

然后是太子的朝拜,太子拜完百官再拜太子,接着是安排百官去保和殿用宴,整套流程才算是结束。

忙完天色已经大亮,皇帝喝了几杯浓茶才撑到现在,吩咐太子招待百官后,他便回到东暖阁,闻着一股熟悉的清香,裹着被子进入梦乡。

跟忙了一夜的皇帝不同,宝音是一觉到天亮,早上起来,廊檐下的灯笼还是亮着的。

宝音先吃了饺子。

这回的饺子总算不是素的了。

吃了一碗后,她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然后被抬着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拜年。

年初五都没有歇息过,慈宁宫花园开了戏台子,从大年初一唱到大年初,除了唱戏还有说书,还有杂耍,非常热闹。

宝音年初一凑了一回热闹,回来后就感慨皇帝在做丈夫这一点上要比他的子孙合格。

雍正那个性子拧巴把老婆憋屈死的狗东西先不提,乾隆对他老娘倒是孝顺得不行,对于后妃就寻寻常常。

[也难怪皇帝死后,他那么多妃子都恨不得随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