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1 / 1)

一名叫李经方的学子豁然起身,他抓住了薛洋的手臂。

“薛兄所言为真?”

想要参加科举的那都是奔着出人头地来的。

毫无疑问,薛洋这话威力之强显而易见。

和皇帝学的一样,往后做官说不定能博得好感,拉近距离,成为天子近臣

薛洋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嘘”的模样。

“小声点,你们难道想让其他人听见?”

“是是。”很快有人反应过来,将李经方拉坐下。

薛洋看了一眼大家吃得差不多了,起身道:“走,去把盘子刷了。”

“在这里很多事需要自己动手,当然一个月给别人一些粮票,可以让别人帮着刷。”

一听要给粮票,立刻没人出声了。

这会儿大家都弄明白了,这个地方是没粮票寸步难行!

一行人去了食堂一角,学着其他人将盘子里的剩渣往潲水桶里一倒,然后到旁边木盆子边蹲下来

有妇人过来将这一盆餐盘放入炉上的热水里泡着,泡好的又送去打饭的地方。

干完这一切大家手都通红,特别是本来手脚上就有冻疮的几个人,这会儿是又痛又痒。

薛洋将手揣进袖子里,又领着他们沿着主干道继续走。

路过了几处院子后,停在了一处院子前。

这院子修得又宽敞又明亮,还移植了竹林,院门旁边挂着“知味书屋”四字行书。

“书屋?”一行人眼睛都是一亮。

现场就没有不爱书的。

薛洋领着他们往里进,这是一个典型四合院,进门后就是宽敞的院子,还未种植其他植物显得有些单调。穿过不知道多少个门后终于看到一条极长的两层置楼,一楼各个房门都开着,薛洋给他们介绍。

“一楼都是教室,不同学习进度的人会被调入不同教室,等结业才能进入账房工作,进去后最低薪资二两,若是发现账上有问题,发现一个奖励一两。有人眼睛一亮,他绝对不是奔着钱来的,他就是觉得跟做账的人斗智斗勇很有趣。

李经方惊讶,“结业才算工作,那我们现在是......"

“哈哈,我们现在只能算带薪学习,人家给的补贴只是让我们活着,对了这里每三日一小考,每半月一大考,若是一个月后还是没能结业,人家就来清退了,大家过来也别想着混日子,都签订了契约,若是不通过,这段时间个人日常开销还是要还回去。这话令所有人一激灵,若是被人清出去,他们人可就丢大了。

有人打定主意头悬梁锥刺股也要结业。

这关系着日后的名声!

薛洋指着最右边的房间。

“一号教室就是你们明天学习的地方,三日后考试通过就能进入二号教室。

“薛兄现在在几号教室?”有人好奇打探。

薛洋笑得很含蓄,“愚兄比列位早几日来,已经在五号教室,诸位加油,五号之前的教室学得都很简单,尽量将时间空出来进入后面的教室。”他像是想到什么提醒道:“对了,也不一定要等到大考,对自己算学有信心可以申请提前考。

他又领着一群人从一号教室旁边的楼梯往上走。

到了二楼,一群人立刻开了眼,因为这里每间屋子都做了到房顶的书架。

书虽然还不多,但是市面上的书基本上这里都有,还有几本前朝大家注释的手抄本,

面很难看到,听说只有宫里有...

一群青年犹如进了米缸里的老鼠迟迟不肯离去。

薛洋又交代了几句书屋的规矩,就径自穿过一道小门往另一间走去。

这里还是书屋,只是从四书五经变成了算学。

再往里还有史书,杂书,连《永乐大典》都有一本,也不知是从哪里搜刮来的。

薛洋停在了算学房间,从最下面的书架取出一本《初级物理光学》,他走到窗边的长椅子上坐下,翻开了这本包含世间真理的书看了起来。乾清宫里,一场新奇的教学已经告一段落。

宝音在黑板上写下几道题,让阿哥们抄下来回去计算,明日交给皇上批改。

没错,令老师头痛的批改作业工作,宝音交给了皇帝。

“下次上课是三日后。”宝音问,“今天学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下次上课我们通过这个原理将屋外的云弄到屋里,大家有没有信心?”这话对于没见过世面的皇子来说诱惑力极大,连皇帝都是一副兴致勃勃表情。

大阿哥怀疑,“能把云弄到屋里?”

今日课上的一直颠覆几位阿哥认知,至少他们之前都不知道光投影是倒着的。

三阿哥和四阿哥懵懵懂懂,还没到理解的程度,与其说上课不如说是来玩。

几位公主也跟着开阔眼界,她们也没想到今日来学的是这样的知识,往常所见到的寻常景色,此刻在她们眼里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听说贵母妃好厉害!

宝音得意享受这一群幼崽的崇拜。

皇帝见时间不早了,驱赶几个孩子离开。

四阿哥依依不舍,他还想问贵妃,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草为何是绿的?下雨为什么会打雷?

贵母妃好厉害,以前他问汗阿玛和母妃都被搪塞长大后就知道了,现在终于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天上会下雪了。皇帝觉得四儿子叽叽喳喳有点吵,便将人塞给大阿哥,让他赶紧带走。

等一大群孩子离开,皇帝展开纸在图上画了起来。

宝音走过去,看见他在画屋子的布局图。

皇帝边画边道:“暖阁还是太小了,幸好没让他们的哈哈珠子也过来。”

“乾清门东头的屋子,我已经让清理出来了,回头改造一下给孩子们上学用。”

"上书房?"

[清朝皇子读书的地方是叫上书房吧?]

皇帝回味这个名字,拍板道:“就叫上书房。

程三鼻青脸肿瘸着腿回了打铁铺子。

铁匠营一里外的打铁铺子就是他们临时做活的地方。

有内务府大臣的安排,上面管着他们的旗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他们早退。

眼前这个不大打铁铺子是王铁锤的大儿子王大锤开的。

王铁锤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没有退下来让儿子接班,便帮儿子在临街开了个打铁铺子,平日里卖一些菜刀和农具。不能说发财,维持温饱还是没问题。

王大锤看见程三一瘸一拐忙惊叫起来,“程三叔,您这是叫谁给打的,我叫我爹出来!”

王大锤这么一喊,里面跑出来五六个光着膀子的汉子。

沿街有卖饼的妇人看到了,挑着担子的脚步都慢了许多。

程三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他掀开帘子走进去,跟狭小的门脸不同,里面还有个宽敞院子,院子里一个炉子烧得发红,就这样还有人怕温度不够,往铁料里加牛骨。旁边放着一个大致已经成型的车形状,这是利用工部的大型熔炉炼化钢液浇筑而成,一早才拿回来。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利用铺子里的条件用灌钢法做出钢片,再裁剪成合格的尺寸,这样操作是十八人一起动手,花费三天才完成一半。今日一早,铸造的模具拉回来,程三见状便抽出时间去跟人订煤,谁能想到出去还不到一个时辰,便一身狼狈回来。“是谁动的手?”

几名满身肌肉的大汉跟在他身后追问。

程三这才说明情况。

“我去阜成门打听情况,城门口人一听说我要买煤就热情招呼我,说他家煤就是最便宜的,我也没多想就跟着他去了,谁料被带着进了一个私宅。“是一群地痞,强迫我高价买他们的煤,我不同意就挨了一顿打,这群孙子就凭着人多势众,不让我早敲断他们腿了!”程三说到最后面目狰狞,恨得咬牙切齿。

“报官了没有?”

程三冷着脸道:“给我指路的就是城门口小兵,我出来后一打听才知道那兵油子头领跟那瘪三头头都称兄道弟,经常一起喝酒。”“唉,怎么又来一群恶霸?”

顺治年间,就有这么一群恶霸横行于世,百官不问,后来先帝闻之派人查办,才清理掉这群恶霸。

谁能想到三十年后,又有人聚集了这般大势力。

“我知道这么一群人。”王大锤吞吞吐吐道。

和他爹不同,王大锤生活在市井中,小道消息也灵通。

王铁锤给了自己儿子后脑勺一下,“知道还不说?想急死你爹提前吃席?”

王大锤忙道:“程三叔说的那群人应该是斧头帮众,斧头帮的帮主诨号叫刀爷,领着一众人做煤炭倒卖生意,今年春天听说得了某位王爷的青眼,斧头帮声威大震,招兵买马力压其他听王大锤一解释,众人才明白偌大外城竟然还有这么多帮派。

有把持煤的斧头帮,还有把持水的玉泉帮和把持菜的豹头帮。

京城水质差,井水苦涩,便诞生了不少运水进城卖的人。

一部分人运水进京运气不好就被帮派低价强买。

若是不卖,就会挨一顿打,说不定车都得被毁了。

还有菜农也是,进城卖个菜都得胆战心惊。

一听这群人势力这般强大,有人劝程三算了。

程三脸色阴沉,“不行,这口气我咽不下去。”

蹲在一旁的王铁锤抽了口旱烟,将烟锅往地上一磕,然后出了个主意。

“要不告诉那位大老爷?”

想来想去,他们也只认识那一位贵人。

一群人目光不由放在还未完工的活上,得嘞,加紧干活吧。

距离找工匠那日已经过去五日,这五日纳兰佟桂的日子过得是非常惬意。

女儿说不要轻举妄动,他便萧规曹随,只记下会记司账本位置,每日来巡视一遍。

或许是没料到他在打账本主意,观察他没出格动作后,没几日便对他放任自流了。

内务府有一套完整制度,哪怕没有他这个内务府大臣也能玩得转。

纳兰佟桂也装出一副对权势没兴趣的架势,别人分给他的钱,他也笑纳,只是转头记了账,给娘

娘偷偷送去

有人见他这样,顿时放心了,连贵妃娘娘都拉下水了,还怕他捅出去吗?

这日纳兰佟桂巡逻到了武英殿,武英殿是修书的地方,里面的书海了去,许多就是孤本。

他这段时间每日会借一两本,转天又会还回去。

女儿可是答应他了,每本书给他一两银子报酬。

要是借一百本岂不是一百两,一万本就是一万两,武英殿的书海又何止一万本?

他也不管那些书落到谁手里,只要最后回他手里就行了。

这来钱生意再干净不过了,不比分赃来得用着放心。

所以纳兰佟桂很积极,还完书又吩咐管书的小太监取两本他没看过的。

拿着刚到手的两本书,纳兰佟桂便打算离开武英殿了,还在院子里被人喊住。

他眯着眼睛一瞅,那柱子后面躲着的人有点眼熟,好像是上次看到的那些工匠里的一个。

他阔步走过去,就见那工匠恭敬道:“大老爷,您定做的物件已经做好了。”

“什么?”纳兰佟桂一惊,“这般快?"

他以为十天已经很赶了,这伙人竟然五天就做出来了!

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可一想到那破烂的胡同就不肯挪脚了。

他念了自己家地址。

“送到这里去,记住抬去府里,莫要有磕磕碰碰!”

他也不愿再浪费时间,迫不及待往家里赶。

那工匠也连忙告假去传信了。

"是,就是这个模样,跟图纸上一模一样。”

纳兰佟桂见上面的涂漆都跟图纸上一样更加满意了。

“管家,去库房支二十两银子。

管家很快去了。

程三等人吃惊,纷纷推迟说不要赏钱。

纳兰佟桂正满意成品,也不在意这点花出去的小钱,又问,“还能再做一个出来吗?”

程三露出为难之色,“大老爷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买煤一事有些困难。没有煤真没法再做一个。纳兰佟桂奇了,“泰山商行的煤不是可以随意买吗?”

程三心里一咯噔,忙道:“那煤烧炕可以,用来炼铁锻钢不行,温度不够,大老爷,这炼铁的煤要西山最优质的煤,只是这煤被阜成门一恶霸垄断,我们去买只能买到劣质煤。一提起这事纳兰佟桂就火冒三丈,这几日沉浸在喜悦中,他都忘记这伙人了。

“你们也碰到这伙人了?”

程三心喜,“难道大老爷您也.....

纳兰佟桂脸色沉下来,“我正打算收拾这伙人。”

程三忙劝道:“大老爷,可千万别冲动,这群人不好惹,能量大着呢,听说背后还有一位王爷做靠山,平日里和西城兵马司官吏也是称兄道弟,轻易惹不得啊!”纳兰佟桂咬牙切齿,“本官堂堂三品大员,内务府大臣还怕一个小小地痞,行了,你不必再劝了,本官来会会这群人深浅!”程三闭上嘴,神情忐忑不安,很快和同伴拿着管家给的二十两银子走了。

等出了府,他脸色立刻变了。

“这回我倒要看看刀爷这伙人要怎么收场,非得让这刀爷变成柄爷不可!”

纳兰佟桂在府里转悠半圈,还是没想明白此事找谁。

明珠大人肯定不会管这种小事,他在朝中也没有其他混熟的人,虽然在内务府耀武扬威,说到权力还真没掌握多少。遇事不决问女儿。

纳兰佟桂立刻喊人抬上装小车的箱子进宫。

宝音看着支在地上的小车,摸着手柄位置,这里是用打磨光滑的木棍接了口,露在外面的木棍和接口处用牛皮给绑上了。车身上也用了她画的图案,一只长毛小狗,跟隔壁那只非常相似。

她扶起来走了一段,齿轮和链条咬合也正常,没有掉链子情况出现。

要说不足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没有刹车,这车真要减速只能用脚刹。

不过因是木头轮子,跑起来有点吃力,倒也不用担心跑起来控制不了速度。

宝音在这边验车,那边纳兰佟桂在告状。

“娘娘是不知道那群人有多可恶,他们不敢对付泰山商行的煤铺,便把控了阜成门,凡是从阜成门进京的煤炭都被扣下,低价强买了去。”“现在还强迫让人买他们的高价煤,那价格是泰山商行煤铺的五倍,真是罪大恶极,偏偏还有人包庇他们,没人敢拿这群人.....纳兰佟桂唾沫星子飞溅。

宝音没回应,确认车子达到她要求了,便开口问,“可以做到大批量生产吗?”

纳兰佟桂滞住,糟糕把这事给忘了。

“忘了问,娘娘煤的事要先解决,不然买不到上好的煤,也炼不出好.....

宝音打断他,“煤的事不用你操心,回去问问那些工匠,若是每个人只负责一道工序,需要多少工匠?”纳兰佟桂没听明白。

宝音指着车上画的小狗道:“比如画小狗的只负责画小狗,做弹簧的只做弹簧,将工序分得越细,每个人只做一件事,是不是能快速掌握?”纳兰佟桂一听,这个主意好,每个人只做一样,一两日就熟练了,也不需要找最好的工匠。

纳兰佟桂也顾不上那群地痞流氓,飞快告辞。

人走后,宝音想了想又派人去找了一个六七岁的小太监过来。

宫里这个年纪的言女没有,太监倒是有不少。

说到底还是家太穷了,不得不送进宫。

只希望将人才快点培育起来,再培育出杂交水稻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没多久马必应便领着一个小太监进殿,小太监应该被提前训过,表情畏畏缩缩,很可怜的样子。

宝音瞅了马必应一眼,便让兰儿将人带下去吃点东西。

“不要训斥他,才多大点孩子,平日里我可有训过你们?”

马必应忙道:“主子再好不过了,满言也找不出主子这样对奴才这般好的了。”

宝音幽幽道,“在外面警醒些,回宫就自在点,等会儿你看着那孩子骑车,就在殿内,骑一刻钟就下来休息,这是给宫里阿哥的礼物,也不好出差错,先让人试试。“马必应迅速应下,宝音又想到了纳兰佟桂说的那些沉思片刻写了一封信。

“派人送去《世界新闻报》。”

马必应恭敬接过。

隔日请安,一群皇子公主生母养母都好奇地看向宝音。

“前日听三格格说什么火焰倒着的事,娘娘可否让妾身也见识一下?”

“三格格叽叽喳喳,也说不清楚,妾身如[大旱望云],娘娘就发发慈悲为妾身解惑吧。”

荣妃这一串话直接让在场所有人目光放在了宝音身上。

她口中的三格格是前几年重新排序后的三公主,皇帝给儿子重新序齿,也没忘记女儿。

只是一些早产出生后即夭折的没有排序,排的都是养活过一段时间有感情的。

太后似乎好奇荣妃说了什么,问了身边的嬷嬷,嬷嬷翻译给她听,太后叽里咕噜说了一句,那嬷嬷态度和善道:“贵妃娘娘,皇太后说她也好奇。”宝音便道:“那就请大家等一下。”她让嬷嬷遣宁寿宫太监去乾请宫取道具过来。

约莫半个小时后,几个太监抬着箱子过来了。

宝音要了一根点燃的蜡烛,将实验做了一遍。

感兴趣的嫔妃也伸头进去看了。

荣妃夸张松了口气,然后笑道:

“可算是知道三公主说的是什么了,诸位姐妹是不知道三公主问起我时,我是[一头雾水][一问三不知],好不容易才敷衍过去。”“还是贵妃娘娘学识出众,连这些都知道,这叫做[钟灵毓秀]。”

宜妃翻了个白眼,“荣妃姐姐,钟灵毓秀不是用在这里,应该叫才识过人才对。”

皇太后已经看完了火焰,伸手拉住宝音就是一顿夸,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显然是在夸她没错了。等嬷嬷翻译后,宝音谢过太后的夸赞,然后说战国时期墨子就已经做过这个实验了。

惠妃松了口气,她本来有些紧张,紧张皇上让宝音教大阿哥是不是有其他目的。

现在一看,原来就是玩,还是得交待儿子,这是小道,不能玩物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