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1 / 1)

祝平观递给汪艳茹一份报纸。

“这是《新民晚报》刊登的新闻,国内有多处地方开始停工停学。”

汪艳茹接过报纸,看到报纸上大篇幅都是工厂停工学校停学的消息,晚报执笔人猜测,停学会成为一个趋势。“像报纸上提到的学校,停学会停多久?”

祝平观摇头,“不知道,可能停一两天,可能停一两年,也可能停更久。”

汪艳茹脸色凝重。

停学了,学渣自然开心,但一心求学的就不开心了。就比如汪艳茹,她还想考大学呢。真停学了的话,不止上不了大学,就连高中文凭都很难说有没有,仿佛高中白读白努力了汪艳茹心情沉重。

“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把握明年参加高考?”祝平观问。

“老师教的我都会去,但校长你说把握,我也不好说。”汪艳茹说。

祝平观笑道:“不要着急,你能考上的。”

汪艳茹点头,但她也不敢松懈,更加努力学习。

但变化很快,1966年过了年,5月份,就听到广播说,要延迟高考,而过了6月后,高考更是无限期延迟。学校里要求高三学生将行李搬回家,等待消息。

汪艳茹收拾行李回家,听到镇上有人讨论,哪个哪个村前几日来了几个大学生,连高中生也有,来插队建设农村。“哪里来的大学生?”

“肯定是城里来的,难道村里会有大学生吗?”

汪艳茹明白,她不用等高考了,要么加入村里劳动,要么去找工作。

秦升军知道她闲在家,让她在村里教书。

“村里孩子多,6到7岁的孩子我统计了一下,有32人,去镇上小学读书都要钱,有些为了省钱干脆就不让孩子读了,不我和村里商量过了,不如我们村自己弄一个小学,你来当老师,也不用多费心,就让这些孩子识个字,会算数就行,如何?”当老师肯定好啊。汪艳茹心想,她拿文凭就是为了能找一个正经工作的。

“支书,工资....怎么算?”汪艳茹看着秦升军。

秦升军看着她明亮的眼眸,轻咳一声,“工资是从村里的公账出的,这老师工作也比干农活轻松,所以就稍微少了些,每月8块,你觉得如何?”如何?汪艳茹讪笑一声,也直接,“有点少。”

要是她没拿过2000块的巨款,她就真的觉得这钱还不错,毕竟当初在堂姐家当保姆,每月累死累活都只有10元。秦升军也知道这当老师的钱应当是比不上她当初在城里当保姆的工资的,只是忍不住劝道,“小茹,你再考虑一下,这村里只有读书识字的不多,只有你最合适了。“汪艳茹知道自己有点骑驴找马了,不在村里当老师,也不知道干什么,她略一思索,就答应下来了,“行!我答应你,支书!”于是,汪艳茹就在村里当起了老师,这工作除了无聊些,也没什么缺点了。每月8块钱到月底,还能剩下一半,每月花销除了买零嘴,就是订报纸了。《新民日报》的消息是最全的,报道也是最广的,全国各地的新闻都报道,所以汪艳茹期期不落。

年前,远在首都的秦杏雨写信来告诉她,她过年不能回来了因为她要去慰问演出,让汪艳茹有空可以来首都找她,还劝汪艳茹辞工,一直待在农村属于浪费时间,一辈子就浑浑噩噩过去了,来首都她帮忙找工作汪艳茹叹气。她还记得上一个说要帮她找工作的,是樊墨。上次见他是1965年3月,现在都1966年10月了,都过去一年半了,樊墨还没消息呢。汪艳茹估计这事黄了。

至于秦杏雨说的要帮她找工作,汪艳茹也不抱什么希望,但有一点她说得挺对,待在农村有点浪费时间。所以孙明连问汪艳茹,年龄也大了,要不要相亲结婚。

汪艳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我才22岁,不着急。

孙明连只说,“我给你找了个县里有正经工作的,包你满意的。

这就让汪艳茹好奇了,她就好奇她妈怎么认识的,“妈,你怎么找到的?县里人?是我们开岩县的吗?”孙明连点头,“就我们村里的四婶,她有个朋友专门做媒的,前些天来村里,就听她讲起这事。男方自己来找媒婆做媒,男方当兵的,每月津贴都有几十块,说是嫁过去就随军,男方他爸还是县里红糖厂的厂长,一家子都是有工作,高收入的人汪艳茹怎么觉得是骗子,“这样的人,按理说应该很多人想结亲,怎么会需要找媒婆?”

“男方家有个继母,一直搅和男方的婚事,搅和了三次了,所以男的年纪大了点。”孙明连小声说。汪艳茹问多少岁。

"31岁。"

汪艳茹:“那他和我差了快一轮了,不行,这男的太老了!”

“还好吧,”孙明连觉得31岁也不算太老。汪艳茹头跟拨浪鼓一样摇,“都有老人味了!我喜欢年轻的!”孙明连越听越离谱,瞪着胡言乱语的女儿,“什么老人味,那是阳刚气!”

汪艳茹皱眉,一脸拒绝,“我还是觉得不适合我,他继母太凶了,搅和三次婚事他都不反抗的吗?他本人年纪还大,站我身边我不像我丈夫,像我爸!这不行!”孙明连听得无语,但也被她说服了,“那我给你拒了,再给你找个年轻的?”

年轻的可以。汪艳茹点头,“还要好看的!”

孙明连速度很快,过了两日就给她找了一个年轻的男人相亲。

听到对方的年龄,汪艳茹有些不敢置信,“20岁?!20岁需要相亲吗?妈你从哪找到的人?”

“怎么不需要!”说到这个,孙明连可骄傲了,

“我去找媒婆问的!给了她2毛钱,让她给我介绍一个成年了,22岁以下长得好看的男同志,她收了我的钱,可不得帮我好好找人?”汪艳茹看了眼她妈,正一脸自得,原来她妈理解的年轻,就是比她年纪小?她忍不住笑。

“后天去见见?”孙明连问女儿。

后天正好是周日,汪艳茹也好奇,所以点了点头。

过了两日,汪艳茹便和孙明连出了门。相亲对象和她们约在镇上的饭店见面。

见了面,汪艳茹对相亲对象印象还算好。长得很端正,五官没有什么硬伤,硬要挑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身高不太高,就比她高半个头,应该是一米七出头,人也有些瘦。身上衣服胜在整洁,洗得发白,脚上的布鞋打着补丁,说明家境应该不是很好。

家境不好,还出来相亲?汪艳茹微微皱眉。

她看见相亲对象冲她笑了笑,“你好,汪同志,我叫杨成瑞,今年20岁。”

“你好,杨同志,我叫汪艳茹,22岁。”

“汪同志,你觉得我怎么样?你可以说说你对我的第一印象?”

既然这样,那汪艳茹就直接问了,“你家境如何?是很穷吗?家境不好,你出来相亲,好像不太尊重女同志。”她意有所指,说得也很直白,甚至有点不给人留面子。杨成瑞被说得脸微红,也可以是年轻面皮薄,“我是比较节省,非必要的花销,我一般都不会花钱,我家里条件不好不坏,我父母性格脾气都挺好的,有一个妹妹,我18岁参加工作,目前已在县图书馆工作两年有余,每个月工资23块,除了吃饭和住宿,我每月能存下20块那还是挺能存的,而且他的工资还不用上交给父母。

“所以你相亲是想走入婚姻?”汪艳茹听着他的意思是这样。

杨成瑞点头,他向外推销着自己,“是的,汪同志,我对你的第一印象也挺不错,所以我希望你可以考虑一下我。我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练字,不爱喝酒不爱抽烟,我虽然年纪小,但是我会负起我应尽的责任。”礼尚往来,汪艳茹也将自己的信息告知他,“我今年刚参加工作,在自己村小学当老师,工资很少,每个月8月。”杨成瑞点头,“这个我知道的,媒婆跟我说过,我不介意,我可以挣钱养家。”

"我的家庭情况你也知道?”

杨成瑞点头。

“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想结婚?”汪艳茹问。

“我想找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生活。”杨成瑞有些脸红。

汪艳茹感觉他的潜意思就是无聊了,想找个人陪。

汪艳茹暗笑,忍不住想,年轻人就是有共鸣。她在村里当老师,也觉得挺无聊。

四目相对,汪艳茹一时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杨成瑞:“汪同志,希望你可以考虑一下我。

相亲就相个眼缘,但汪艳茹觉得见一面就定下来太着急了。

“我觉得我们不用着急定下来,可以再多相处几次看看。

汪艳茹觉得自己可以答应,也可以不答应,她觉得自己可以试着了解了解杨成瑞,所以她说了个择中的办法。“那,汪同志,下周末你有空,我可以约你到县里玩吗?去县图书馆看书,或者是逛街,都随你。”汪艳茹诧异,想了想,答应下来,“行啊。

而此时,远在首都的樊墨,也终于等到一个工资高而且单位也属意汪艳茹的工作。

算是他单位内部招人,他得知消息后,立马报了名先把位置占了。

他立马写了信邮给她,询问她要不要做。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发了个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