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1 / 1)

漆树出现在一个叫余平的小部落, 好巧不巧,离延越只有三日距离。不对,现在不能这样说了, 是离延越主城有三日距离, 但离延越的原水郡只要步行一日即可。

送消息的大部落, 因此获得了不少的布匹。但奇怪的是, 延越对此并没有其他动作。

得到漆树消息的部落也并没有打它的主意, 因为听那小部落的人说, 这种树很厉害,只要一不小心碰到它的叶子,就会让人浑身难受,虽然不致命, 却十分难熬。

谁也不知道延越找漆树的用意,这事好像如此便过去了。

姜衡没有着急回去, 此时正在和常念学习肥皂的制作。这和细盐一样, 都是能大量走货的产品, 要不是凭着他和阿念的关系,想学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好在肥皂制作简单,不然他笨手笨脚的还真怕学不会。

“阿念, 既然漆树找到了, 你怎么不去割漆挖树啊?”

常念甩了甩手上沾着的东西说:“割漆要等夏季,移栽最好在春秋,所以无论哪样当下都不是合适的季节。”

“原来是这样。”

“嗯, 也不全是因为这个, 厉已经暗中派人出去寻找了, 余平部落有估计那附近也有可能有, 最好是能在各个部落之外找到漆树, 然后圈地划界归为延越。”

姜衡蹙眉说:“我大概能明白你们表面按兵不动的原因,但是如果是我,这件事可能不会大费周章。”

常念转向他问:“如果是姜队,会如何做?”

“劝余平加入延越,将他们安置在外城,派自己人去余平。”

“可行,但对于延越来说,不是最好的办法?”

姜衡疑惑,“为何?”

常念解释:“之前厉给我分析,过来报信的大部落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想从延越获取货物,另一方面是想知道漆树的真正用途。大家同为大部落,且距离并不算远,明面上是合作互利的关系,但私底下如何并不好说。如果他要在余平埋下什么伏笔,到时候我们只能被动应对。尤其是延越对外的政策一直都是以和平怀柔为主,并且宣称不会主动攻打、吞并任何一个部落。所以,如果余平后面有那个大部落做支持,延越并没有把握可以和平收入余平。”

姜衡说不难,是因为罗王城是老牌势力,他们所行之道就是强势、被仰望、说一不二,我看上你是你的福气,拒绝?弱者从来没有这个权利。

常念说难,是因为延越是新崛起的势力,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且毫不费力的增加人口和面积,是因为坚持施行人和政通之道,所以任何势力在延越面前都有选择和说不的权利。

姜衡明白,点了点头。

“所以这次我们并没有着急动手,除了季节不合适,还要迷惑对手,最好是让余平的漆树不具备唯一性。”

姜衡感慨:“阿念长大了,就连思考事情都如此全面。”

常念捏了捏耳垂,说:“不是我想的,是厉分析的。”

姜衡嘿嘿一笑:“无妨,这证明我们阿念眼光好。”

玩笑之后,两人又将话题转回漆树上面。

“如果在别处找到漆树,你还要移栽吗?”

“移栽肯定是要移栽的,不能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过移栽的话,两三年的小树最合适,但漆树想要割漆,起码要七年的树龄,所以即使移栽回来,也要再等个四五年。”

说完,常念又补充:“罗王城太远,移栽并不方便,等第二批货出货,如果那边找到了漆树,我叫人将种子给你带回去。”

“成。”姜衡也不推拒,而是说:“回去我也派人好好找找,这半年事太多,都把漆树忘了。”

“你们城中势力复杂,收拢权利最重要。”

常念心里感慨,凡事都有两面性。老牌势力根深蒂固的权威,可以让他们对外随心所欲、所向睥睨。但内部却又盘根错节,想要统一权利十分困难。

延越在这上面与之相反,现在所有的核心成员都是厉亲自挑选且信赖的,只要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就能让延越的权力机构良性运行下去。

将罗王城第一批货出完,延越开始正式定职定岗。首领和祭司的称呼暂且不变,但其他人确实要有称谓。

官职制度常念制定的很头疼,主要是历朝历代都有差异,后面几朝均有优劣,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根据延越国情出发,化繁为简,暂且只设三院六部。

厉站在新做的黑板前,修长的手指上夹着根用鸡蛋壳制作而成的粉笔,他看着坐在下面的几人,郑重道:“之前提过,延越发展越来越快,无论是上到管理者下到役人,最好能准确划分职能。今天正式公布延越的官职制度,以及各职位的任职情况。”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一边写一边说:“延越除我和祭司统管外,另下设三院六部。三院六部的主官为一品、副官二品、剩下职位与品阶以此类推。”

“首先,我说说三院,三院分别是都察院、府学院以及太医院。因为三院职能相差甚多,所以官职名称不同。都察院主官为左都御史,副官为右都御史,另设左右参政。府学院和太医院主官为院使,副官为左院判,另设右院判。”

厉先是在都察院上点了一下,说:“都察院,职责为监察百官,及时纠错,经我和祭司商议,由雍留领左都御史一职。”

第一个职位公布的让众人意想不到,三院六部一共九位主官,说明延越只有九名一品官员,没想到第一个竟然让雍留得去。

要说这半年他将留越是带领的很好,但左都御史一职会不会太抬举他了?

不过大家又细细想了一下都察院的职责,明摆着需要一个与大家关系都疏远的人来担任,才能真正行使监察职责,这么一想雍留的确适合。

因为雍留不在,所以厉继续说:“府学院负责延越教育的相关事宜,院使一职由祭司先代为担任,等到有合适人选后再做任命。”

这个没什么好争议的,府学主要教习算数学问,祭司是所有人的老师,理应如此。

“至于太医院,主要负责部落的医疗救治,院使一职由兰担任。”

弘完全没想到,自己媳妇竟然早早领了一个一品要职,说真的,他觉得剩下的六个一品职位里应该没有他。

不过弘不但不多想,还隐隐的自豪,挺着胸脯看向在座的众人,把我为媳妇骄傲几个字全数刻在脸上。

说完了三院,厉接下来要说六部。

“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个部门各司其职,统筹调配,协助首领和祭司管理延越。每部主官为尚书,副官为左侍郎,后面依次还有右侍郎、员外郎。”

黑板上,整整齐齐书写着六部的名称,并用树状图写出其下任职官员的称谓。

“以上我说的,你们可理解?”

厉说的是理解,并不是异议。

在座众人,一齐点头。

厉手中的粉笔点在吏部上面,说:“吏部,主要负责官员的考核、选拔以及任免,经我和祭司商议决定,吏部尚书一职由庚担任,左侍郎由伏甄担任,你们二人可有问题?”

吏部职能虽说的简要,但只要稍一分析,就知道这一部门的重要性,被委以重任的两人起身,齐声说:“谢首领、祭司信重。”

厉满意地点点头,伸手示意二人坐下,继续说:“户部,主要负责部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统计,当然也包括田地丈量等固定资产的登记,尚书一职由雁担任,至于左侍郎,我们稍后再议。”

雁也赶忙站起来,恭敬道:“谢首领、祭司信重。”

部落除了常念,没人在算数方面比雁更好了,而且他心思活泛,应对事情方法灵活。尤其是负责延越的基础建设之后,熟悉了各种物资和人员的调度,最是适合户部尚书一职。

之后厉依次宣布:“礼部,主要负责文化以及对外势力的社交,尚书一职由野担任。”

"兵部,主要负责部落军营及战士的一切事务,尚书一职由丘担任,左侍郎由弘担任。"

“刑部,主要负责参与部落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尚书一职由申担任。”

“工部,主要负责工具、工程、水利等各方面建造建设,尚书一职由鹤担任。”

职位公布完,常驻议事厅的几位,全部委以重任。至于其他空缺职位,也由众人推选,赶在交换集会结束前定了下来。

除了主城这些官员,地方官员也做了统一规划。

例如,如主城这样的大城,城内主事为府尹,副手为府丞。而像原水郡这样的郡城,主事为郡守,副手为通判。

外设郡县,郡守主抓政事,通判则手握兵权,互为辖制。

至此,延越拥有了自己的官职制度,也完成了一个国家的基本框架。至于更为具体的升迁和考核,常念会与庚细细商议。

将事情说完,厉放下手中粉笔,落座的时候常念拿出帕子递到他手里,让他把手上的粉笔末擦干净。

厉接过来,一边擦手一边说:“之前参与议事的共十人,也没有具体规定,都是临时有事临时通知。如今设立了三院六部,一切都需按照规矩办事,以后每日辰时一到,所有人在此开会,这便统称为朝会。凡六部侍郎及以上官员不得缺席,三院之中,都察院左右御史也不得缺席。除此之外,每部门隔一日上一次折子,汇报近日所做工作,要言明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遇到的困难。外郡官员,也需每十日上一次折子,大家可有异议?”

事情越来越多,走向正规管理是必然的,众人早有准备,自然无异议。

常念也提议道:“既然都有了官职,私下不论,但在工作之时希望彼此可以用官职相称,例如见到庚,大家可称他容尚书。见弘的话,称声秦侍郎。”

虽然很像打官腔,但要想建立上下级的观念和制度,这是必不可少的。

别看现在延越众人忙得脚打后脑勺,可即使如此,常念还是坚持每两日就给领导班子的人上一节课,题材有但不限于经济、管理、政务等,希望能让大家在看待问题时站得更高。

这次无论是职能的划分,还是制度和上下级观念,他们都能明白其中用意,所以在座几人各自与身边的人笑着称呼其职位。

内部会议结束,延越又开了一次全体会议,颁布了新实施的官员制度,宣布了各职位的任职情况。

至此,延越的权利框架构建完成。

而此次的全体会议,也将是延越最后一次。之后再有事情宣布,都会以告示的形式,粘贴在告示栏中。

交换集会过后,延越又恢复了以往规律又有序的忙碌。

庚拎着一坛酒和在东市买的晚饭回了家。

盛接过来,说:“怎么买了这么多?”

庚笑着说:“恭喜我相公任职兵部员外郎。”

盛睨了他一眼,“都是别人口中的容尚书了,还这么不正经。”

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庚反问:“我怎么不正经了?”

不想在这事上与他纠缠,盛转移话题说:“玄阳城的优待尽人皆知,同样是城,北边的两位却只叫野去会了个面,至于免税一事更是没提,听那些部落说,北边的人十分不满意。”

陪着他将碗筷摆好,庚帮他将椅子拉出来,说:“不满意?”

说完,庚轻笑一声,“无所谓他们满不满意,此次交换集会我们收了五千役人,要想称城的话,随时可以。”

这个盛清楚,部落原本有四千多人,加上换回来的五千役人,还有前段时间整合南部部落的两千人,在人数上完全达到了城的标准。大家对此也是知晓的,但延越暂且没有这个打算。

有人觉得延越识时务,有人觉得延越实力不济,不敢贸然行事。

庚继续说:“即使延越有高耸的城墙,有罗刹一般的铁浮图,有能快速反应的骑兵,以及锋锐无比的尖兵利器。但在许多部落看来,延越依旧无法与老牌的城相比,可我们自己清楚,真的兵戈相向,谁胜谁负还不一定。更何况延越手中握着的许多资源都是独有的,他们想要只能求着我们,求人要有求人的态度,他们啊......还没看明白。”

盛想想,确实如此,便没再提此事。

交换集会结束的第三日,寻找漆树的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