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把泰山搬到西藏去,在雪域高原上的高山中的前二十名不知道能不能排上,反正前十名肯定是没它份儿的!
现在雷鸣所处的地形就是四面有山围绕着一块谷地。
西面的那山比较高,南面的山也不矮,东面是个山丘,也就是日军的预伏阵地,过了那个山丘日军就可以对抗联的阵地发起进攻了。
至于北面的山有多高,由于太远雷鸣也看不清楚,他也没打算再绕那头去。
雷鸣比照远处日军的火光在仔细扫视了前面的地形后便向东南方向走去,因为他看到那里有隐隐有个小山丘。
也不知道日军刚才在被自己从西面袭扰了之后,在这头放没放警戒哨。
雷鸣想着,便又边走路边用脚丫在地上踢腾了起来。
你还别说,他在接连踢中了几块大石头后,终于却是又踢到了几个小石子。
哎呀,这抗联打鬼子咋这么穷呢,枪支弹药不够用也就罢了,想找块石头咋也这么难?
雷鸣一边在心里吐槽着,一边在地上捡石子。
这几块石子便有大有小了,反正无所谓了,这些石子也只是雷鸣投石问路用的。
向日军开枪很简单,就算雷鸣用长短点射交替着向日军射击,打光他这两支枪四十发子弹也用不上一分钟。
而他要躲开日军随后的火力报复那可就麻烦的多了,那很可能他得用十分钟甚至二十分钟才能摆脱掉日军的追击。
可是,战斗不就是这样吗?
当演员的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当兵的何尝不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象雷鸣这样的人作战频率已经很高或者说极高了。
而对于东北抗联来讲,他们很少与日军打阵地战,象今天这样死守一个山头已是极其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