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纯熙的态度,令耶律思光暗生怒火。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耶律纯熙言行举止来看,说的一点都没错。
她不为契丹考虑,反而怂恿父汗前来长安。
此举可曾顾及父汗安危,是否为契丹前途考虑。
在长安生活后,变得都让他不认识了,简直与杨钺沆瀣一气。
盛怒之际,耶律纯熙低声再道:“三哥,从前王叔前来长安是谈判,现在你来长安是乞和。乞和必须有乞和的态度。
父汗前来长安,彰显契丹的诚意。
而你前来,能全权代表父汗吗?
若不能,皇上为何要在你身上浪费时间。
另外。若契丹降唐,契丹避免战火涂炭,百姓不必顾虑粮食问题,唐军同样能够减少伤亡,大家皆大欢喜。
若父汗拒绝降唐,皇上照样不会为难他,顶多两军在沙场真刀真枪再战罢了。”
国政之事,从来都非她所擅长。
然而,唐宫内藏龙卧虎,徐文诺,昭阳,林妙音,皆有精通国政,最关键,皇上对三人不薄,时常会了解皇上的图谋。
接见耶律思光前,她特意拜访徐文诺,向其询问解决契丹问题的方法。
徐文诺给出最好的答案,便是父汗前来长安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