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点点头,说道:“16岁的少女李清照写了一首词,把这首词悄悄放在父亲李格非的房间里!父亲李格非在房间里发现这首词,惊为天人所做,把这首词带到了太学,读给太学的同学们听。太学的学子们听完之后,赞不绝口!”
“其中有一位翩翩公子赵明诚,暗暗得意。因为他知道,这首词,就是他喜欢的那个女孩子写的。几天之后,这首词轰动整个东京汴梁,人们争相传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写法别致,是李清照的成名作之一,全词曲折委婉,意境层层递进。虽然只有六句,却几度转成,实时拓开一笔,并没有像其他词人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
“而是侧面通过听觉,视觉等营造氛围,从观课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一问一答之间,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一个不解潮湿,一个叹时光易逝。两相对照,如花影摇曳,自有风姿翩然!”
“不过词的美好,如果普成曲,会更加美妙。现在请我们的陈慧婷老师,一起和我演唱这首现今作者谱曲的,知否知否!”
林枫说到这里,陈慧婷站起来,第一次感觉自己在唱歌的时候,会如此的紧张!
知否知否这首歌,她自然也会。
尤其是现在知晓了这首词具体的写了什么之后,如果再唱知否知否,会更加的有感染力,更加的动听!
陈慧婷站起来,走到台上,看着林枫,眼神有些羞涩,心跳加速。
林枫伸出手,她伸出玉手,和林枫手牵手。
两人四目相对,一同开始唱了起来,虽然没有伴奏,但他们的天籁之音,早已经胜过一切!
陈慧婷: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
林枫: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
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两人的歌声,缠绵悠长。
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