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诏天下,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
“主公能将个人喜怒放在身外,嘉佩服。”
朝会结束后,李傕与郭嘉,贾诩同乘而归,郭嘉对李傕今日的举措表示赞服。
如果是董卓,第一举动就是闹得满城风雨,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他被人行刺。
可这么做非但没有任何好处,还容易成全刺客的“忠勇”之名。
“行刺国贼与谋害天子,两者自当取其重。”李傕微微一笑,又现温文尔雅的面貌,他如今正由沙场悍将向着温润书生形象靠拢。
他并不担心世人会不会相信自己这份说辞,天底下能看穿迷雾的终究只是极少数,天子诏书还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贾诩忽然道:“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
“文和但说无妨。”
“主公如欲泼脏水,为何不择袁绍袁术而选曹操?”
不怪贾诩这样想,按照当今天下形势,益州的刘焉与荆州的刘表并未表露出鲸吞天下之志,天下纷争的重心仍在北地。
其中占据关中的西凉军最强,袁绍次之,可他有着四世三公的底蕴支撑,又占据着富饶的冀州,潜力十足。
同理,作为嫡子的袁术获得的资源更胜袁绍。
南阳乃龙兴之地,民生富庶不下于关中,在袁术称帝引得四方围攻之前,同样是一统中原的潜力股。
相比起来,占据兖州的曹操就不那么亮眼了,除了个别看好曹操之人,如荀或。
“可我认为曹操才是北地最强大的对手,如果袁绍能击败他,我反而乐见其成。”
李傕的话让贾诩暗暗记下了曹操之名,郭嘉却道:“主公与曹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