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没有找到刘书记,下午他们又去了一趟。
因为制香厂发展的好,公社的刘书记很看好吴跃进这个年轻人,不过他说:“全公社的学校都挺破旧,你们把塌的地方用木头支上,瓦下面再加一层泥一层稻草不就不漏雨了嘛!”
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很多人家房子漏雨就是这么加固。
宋柚说:“刘书记,学校跟个人家不一样,那么多学生呢,再说学校房子已经二三十年了,这万一出点安全事故,谁都担不起责任。”
刘书记:“……”房子漏雨上升到安全事故的高度,他们已经找上门反应情况,如果他不管的话,这话就是在说他担不起责任。
看着刘书记严肃的神情,王校长跟吴跃进都暗赞宋柚很猛,上来就暗示书记需要担责。既然她已经开了这头,吴跃进就说村里早就准备好了木头,已经晾干,再准备沙子、石头、砖头、水泥、玻璃就可以了,后三样需要花钱。
“我们生产队出盖房劳动力,生产队能出个两千块钱,公社给两千块钱拨款,就能翻盖学校。”吴跃进很诚恳地说。
刘书记:“原来你们都算好了,可是咱公社也有难处,哪有那么多钱,再说给你们学校翻盖房子,别的学校不用翻盖?别的学校也都来找我咋办,要有钱我能不批嘛!”
宋柚说:“我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学生靠双手勤工俭学,生产队积极搞副业也能出钱,没等着伸手要。”
王校长也积极说服刘书记:“我们小学去年升初中的升学率可是全公社第一名,比公社小学还好,镇上干部都表扬了我们学校,说要把我们学校树立为典型,别的学校都要向我们学校看齐。我们学校表现出现,再说我们学校教室真漏了,公社拨款翻盖我们学校校舍,别的学校也不能争。”
他说的是事实,荷叶塘小学师资力量未变,只是老师分红多了,更有教学积极性,学生比之前知道好好学习,家长能够支持孩子上学,三方态度一转变,升学率自然就上来了。
制香厂在其□□不可没。
刘书记不动声色,王校长就是老王,这真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公社书记答应给出两千块钱,批准荷叶塘小学翻建校舍。
生产队出的钱加上公社拨款,足够翻建校舍,办公室、厨房跟教师休息室,还能修建安全结实的围墙。
宋柚他们三个出师大捷,兴奋得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回了生产队。
王校长很兴奋,说:“终于要翻新校舍了。”
吴跃进说:“我尽快安排人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