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团圆节。杜绵绵还得着忠勇侯府的消息,朱兰敏的婚事定下来,定下的人家也不错。未来夫君如今哪怕没做官,也是有功名在身的举人。其父是文官,在工部做官,如今是五品员外郎。
这一回朱兰敏会嫁得这样的人家,那是三太太走得娘家的门道。从娘家那一边寻的姻亲。这一桩婚事朱家三老爷朱弘晴很满意。如今两家已经小定。朱兰敏来年及笄后,就会出嫁。
至于朱兰珍的婚事,一时间三太太贾氏不太着急。到底得把朱兰敏嫁出去后,才会操持另一个庶女的亲事。
杜绵绵这儿也在给弟弟杜啟相看人家。只是要寻着特别合适的。能在科举一道上给啟弟帮衬大的岳家。这一时间就没那么合适的人选。
杜绵绵这儿还没有寻到合适的弟妹。朝中发生大事情。
京都皇城。泰和宫。
乾元帝召孙儿司马瞻一起用膳。这一位帝王最近两年待这一个东宫的嫡孙特别亲近。如今不光是关心这一位嫡孙的学业。连朝中的一些奏章,乾元帝偶尔也会问一问嫡孙的看法。
对于孝顺皇祖父这一等事情,司马瞻从来不落于人后。他表现在外面的是一派赤子之心,看在乾元帝的眼中越来越像其父司马楧。都是一般的仁孝有嘉。
比着犯错的秦王、晋王这两位王叔,只能说比衬下的司马瞻让乾元帝瞧着顺眼起来。这越瞧自然就是越顺眼。
毕竟孙儿养在跟前。这孩子究竟孝顺不孝顺,乾元帝还是能一眼看出来。司马瞻这一份孝心是不沾半点的假。
乾元帝是老大欣慰。对于心头的决断,乾元帝已经拿定主意。
若论这大周江山,在乾元帝的心中自然是司马家的诺大家业。给这一份家业挑一个继承人。在太子司马楧殁了后。秦王、晋王出局后。
乾元帝已经没得选,除着皇孙司马瞻外的人选,乾元帝过不去心头那一关。因为其余的皇子皆庶出。
乾元帝不想把诺大的家业传给庶子。那么能承继这一份家业的儿孙,自然就得在嫡出里选择。
司马瞻是如今司马家的长房长孙。在吕氏被扶正为太子妃后,就是嫡长房的嫡长孙。对于看重传承有序的乾元帝而言,长子长孙的份量那是非常重的。
不可否认的,这里面也有余皇后的余荫。日月有序,阴阳相生。在乾元帝的心中,他若是大周朝的天上大日,余皇后就是最配他的皎皎明月。
“瞻儿,你很好,朕瞧着你是一个能有大作为的好孩子。”在乾元帝的眼中,司马瞻就是最得他器重,最得他心疼的孙儿。
“往后你还得多担一些重担子,多为皇祖父分忧。”乾元帝已经是在明示一些话。司马瞻又不傻,他当然听懂了。
“孙儿愿意替皇祖父多分忧。孙儿盼皇祖父长寿无疆。”司马瞻一派赤诚的回话。他的眼中不参杂旁的什么。因为他最清楚,在这大周朝里最不会害他的人,除开母妃吕氏外,就是皇祖父了。
乾元帝不在多话,他伸手,他是起身在孙儿的肩膀上轻轻的拍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