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绵绵与亲娘崔氏到书房。她发现屋中不光是亲爹杜三老爷在,龙凤胎弟弟杜敦也在。
“女儿给爹请安。”杜绵绵向杜三老爷福一礼。
“绵绵,坐。”杜三老爷笑着一指旁边的位置。杜绵绵笑着就应下话。此时,杜敦起身向姐姐行一礼。杜绵绵给弟弟杜敦回一礼。
“一家人不必掬礼,都坐下吧。”三太太崔氏落座,她是摆摆手说道。杜绵绵、杜敦都是落座。
“啟哥儿年岁小,他是早早睡下。这一回谈话,他一个小孩儿不插嘴,不掺合的挺好。”三太太崔氏说道:“这屋中,现下就是你们父女说说话,你们姐弟说说话,一家人谈谈心,讲些趣事儿。”
“嗯,太太说的对。”杜三老爷倒想关心女儿几句。奈何话到嘴边时,他反而不知道讲些什么。
杜三老爷就是顺着三太太崔氏的话,他是连连点头。
杜敦的目光是望着姐姐,在杜三老爷不说话时,他说道:“姐姐,我今年会下场,我会努力考得功名,给姐姐撑起一份体面来。”
“敦哥儿,你最初读书的志向是什么就一直坚持下去。莫要半途改变自己的意愿。姐姐的体面,其时不算什么重要的事儿。”杜绵绵摆摆手,她说道:“如今的情况是姐姐高嫁,在旁人眼中就是有着一份体面。”
“敦哥儿,读书大事,正心明理。你一定不能沉溺于一些蝇营狗苟的小道。你将来便是科场得意,也是为着你的志向,为着光大杜氏一族的门楣。姐姐的体面,你姐夫去操心才对,他可不能太轻省。”杜绵绵开头说的认真,到后面就是捡着趣话调节一下气氛。
“对,敦哥儿,你姐姐说的有道理。”杜三老爷插一嘴话,他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忠勇侯府的体面够你姐姐得意的。”
“……”杜敦此刻沉默起来。
“敦哥儿,你是一片美意,姐姐哪能不知道。”杜绵绵笑着说一句。她知道弟弟一片好心。可是读书的事情,一旦把心思放歪了,可能好事变坏事。
“敦哥儿,家族重担在你的身上,你的压力够大。姐姐这儿,你不能替你姐夫出太多的力气。你姐夫省着事儿,将来岂不是没一份上进心。”杜绵绵的嘴中,自然是把未来的夫君朱四表哥拿出来做挡箭牌。
“绵绵说的对。”三太太崔氏也是一样的话,她笑道:“夫贵妻荣,是这么一个道理。”
“敦哥儿,你今年科举下场,你不必太过于有压力。咱们杜家不缺着一抿子银子供你读书,只要你学业有进步,总会有水道渠成的一天。待你求得一份功名加身,家中所有人都为你开心,姐姐也不能例外。”杜绵绵捡着好话讲。
“我读书志向从来没有改变。”杜敦回着话,他笑道:“我会勤奋上进,不为旁的理由,就像是姐姐说的一样为着心中志向。”
杜敦读书的最初志向是什么?
是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