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没那般小心眼儿吧。”朱弘光觉得自己是一个大气之人。可在杜家表妹的读后感中,朱弘光没发现一字批评之意。除了夸,还是夸。
过于夸赞,让朱弘光不好意思起来。他真的写得那般好。
在杜家表妹的来信中,朱弘光读着表妹的打算。
“开一家书铺吗?”朱弘光想一想,他琢磨着这般也不错。将来与表妹一起打理书铺,把自己喜欢的小说出版成册。
能做一个留名客,能把自己写的故事与人分享,还是许多人。朱弘光有一份喜悦。
“盼着与表妹早日成婚,到时候我二人一起开书铺。”朱弘光是觉得真不错。他是盼着当书铺的东家。
“书铺、茶楼、说书人。”朱弘光一一念叨一回。他觉得这般挺好。自己喜茶,自己写书,再是让说书人传开美名。
朱弘光觉得自己有一份小小的事业,他觉得整个人有一种盼头。那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是一种得到尊重的感觉。
当侯府的蛀米虫,看着舒坦的日子,朱弘光过得有一点的腻味。他觉得换一种生活没什么不好的。
“嫡母应该会很高兴,我这等庶子去打理一个书铺的生意。哪怕添一个茶楼,茶楼里多一些吃食生意,添上说书人,添上戏曲人。应该都只是小事。毕竟商贾一道,在侯府眼中都是上不得台面。”
朱弘光知道哪些事情,他去做了,嫡母会装着瞧不见。
“指不定父亲来骂我这无能的儿子,嫡母还会拦一拦,给我行一些方便之门。”朱弘光在自嘲。
亲爹什么性情,嫡母什么模样。这些年朱弘光是瞧一个清楚。
朱弘光琢磨着自己的快乐。
他的目光是望向莲子轩,他忍不住嘀咕一句,说道:“不像是嫡母的手段,三哥在国子监一直妥妥当当,难不成真的能混上一顶官帽子?”
朱弘光有点怀疑嫡母是不是改了性情。他觉得三哥去试探一下水深就挺好。如果有机会,朱弘光不介意去捧一捧祖母的开心。
只要三哥能混着一顶官帽子,朱弘光就能给自己也挣来一顶。都是侯爷的儿子,都是庶子出身,三哥能办到的事情,朱弘光瞧见空子,一定也要钻一钻的。
被朱弘光念叨的三哥,莲子轩的朱三爷。
这会儿朱三爷在跟发妻贾氏商量话,他道:“成国公府的曾四爷做得局,我入一股。这一回保证能发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