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契率队与后稷、汉东之众,合力在夷龙道修复缺口,修毕后,留下一支兵队驻守,两大队同往东行。
不久,到黄花口,众人见到一条渠河道,两边还架着一座大木桥。
后稷曰:“吾等在此分两队罢,一众助大禹,一众助水公,如何。”
契曰:“那吾随后稷共往东援。”
汉东曰:“好,吾领一众沿着河渠,寻吾师叔水公而去。”
子高曰:“仙长,且慢,吾与公同往”。
青鹤曰:“师叔,吾不与汝同往矣,吾与后稷、契两司领共往东援。”
汉东曰:“那就如此,各位,先行一步。”
几人互相行礼一番后,分成两队而散,汉东、伯成子高领一众,沿河渠寻水公而去,后稷、契、青鹤领一众东去。
话说水公与圣仙领众,顺洪水来至一处,洪水被前面三座不高之山阻挡。
水公与圣仙率几人,来至一处山林上视察,前景让人幽幽,于是,水公呼之山神而出,不一时,山神现身。
山神何样,有云:
“鹿角龙须人模样,赤发赤身狼皮裙。”
山神曰:“两位上仙,不知唤小神有何分吩咐。”
水公问曰:“此处是何名”。
山神曰:“此处曰金乌道。”
圣仙曰:“金乌道?”
山神曰:“正是,大羿将一金乌射落于此,三足朝天,化为三座不高之山,曰金乌道,故天帝帝俊命吾镇守此山,今昊天上帝亦让吾再守此山。”
水公曰:“原来如此。”
众人谢过山神,一阵烟起,山神离去。
水公与圣仙几个,又来至一处,看见山那头有一个小国。
圣仙曰:“师叔,如何是好。”
水公曰:“不妨事,看,那国之边有片松林,可借道而行。”
圣仙曰:“那吾去见那国主。”
水公曰:“唔,汝往国中视之,汝带上羊毛节杖,见那国主。”
圣仙曰:“好。”
水公曰:“汝不可莽撞矣,好言诉明利害”。
圣仙曰:“知道”。
即后,水公将营寨扎在左山之上。
那圣仙取了节杖,圣仙腾云而去,一顿饭功夫,圣仙到了那国都城外,变化一番,进入城里。
但见得:
“闹市喧哗,人群拥挤,各种陶器、木材、麻布、酒料,堆满市街。男人纹身,女子画面,孩童争肉,头发皆短。”
圣仙走出人喧市,往城中堂宫而去。
又见得:
“木柱林立,人头吊挂,红血染布,狗叼人骨。血腥斑斑,有尚武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