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官员们既没有等到监国大人病愈,更没有等到老皇帝现身,反而等到了最坏的情况…….
十月二日,阿育王国国王卜莎罗响应密诏,尊“靖难大臣”李承高,发兵五万,要求朝廷释放皇帝陛下。
十月三日,庸谷国、野原国、车迟国、上党国等十六路诸侯纷纷响应密诏,会师八十万大军,朝着朝廷直扑而来。
十月五日,发兵入朝的诸侯已经达到二十八位。
云溪国国王燕腾发出倡议,要求二十八路诸侯军队不得扰民,先拿下丽水府叛军刘庆云,向朝廷表明忠心。
诸侯王纷纷应诺,兵锋直指丽水府。
与此同时,炎都《帝国日报》发问,痛批二十八路诸侯狼子野心,打着“靖难”旗号造反作乱,想要瓜分天下。
除此之外,该报纸不知从何处得来消息,痛斥飞云王燕腾吃里扒外。
将飞云王勾结“铁头王”刘庆云的秘密消息全部揭穿,表明诸侯攻打刘庆云是假,就是想在丽水府会师,以大军之威强攻炎都。
一时间,天下哗然,百姓纷纷痛骂不绝,诸侯使者驿站都被烧掉。
原本享有“靖难”之名的诸侯们,这下彻底傻眼了。
所有人都在问:《帝国日报》背后,到底藏着何方神圣?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燕禄山手里紧紧抓着一份报纸,报纸头版标题就是「白眼狼飞云王,生为陛下义孙,却是假仁假义」。
“我收买刘庆云的事情,只有我们知道,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
“混蛋,敢坏我逐鹿天下的大业,此心可诛,此心可诛啊!”
燕禄山越想越气,将手里的报纸撕成碎片,扔到地上不断地踩,不断地骂。
薛潜和燕云中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直到他把气发完。
“薛潜,你觉得会是谁?”燕禄山第一眼看向薛潜。
“这个…….依本官之见,应该是……嗯,肯定是那个谁…….那个谁来着?”
薛潜挠了挠头,嘴上想说出来,又像是突然想不起名字了。
燕禄山直接略过他,看向燕云中,“斑,这件事你怎么看?”
“能知道我们收买刘庆云消息的事情,除了我们几个之外,恐怕只有诸侯使者了!”燕云中直接把矛盾转向了内部。
“对对对,没错,本官刚才就是这样想的,唉,我怎么忘了呢?”薛潜抓耳挠腮,极力掩饰着某方面的不足。
“诸侯使节吗?”燕禄山眯起眼睛,又问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个词:争权!”
燕云中淡淡解释道:“二十八路诸侯会盟,必定要选出一个大将军统领全军,而各路诸侯手下兵马众多,强兵虎将如云!”
“可是我们云溪国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庆云,不论他打仗多厉害,终究是个没有名分的反贼而已,诸侯肯定不服。”
“只是我们占据着丽水府,又拥兵十二万,其他人才不得不服。”
“依我之见,他们这是在为战后造势,等到大战结束,这些诸侯一定会与我们反目成仇,而我们又失去民心,难以驻留皇庭。”
“殿下,这些诸侯与我们貌合神离,不得不防啊!”
听完燕云中的分析,燕禄山眼中精芒闪烁,顿时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赞许道:“你说的没错,相信这些人,无异于与虎谋皮,必须早做打算。”
“对了,斑,你对这件事又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