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子说,此番运粮便让胡赖子他们协助,果然不错。
这一月来都快积郁成疾的东家可算有了过去的活力。
崔晚棠正承诺了等打完仗就给小弟们签名让他们当传家宝,兴奋万便赶紧问道朱大叔:“朱大叔,这路途遥远,胡赖子他们跟着运粮过来还好说,您怎么也来了?”
葛佑屿作为钱庄老板,跟着沈靖一起解决他们的军需问题,胡赖子在村里作为葛佑屿手下一把手,一起运粮也是合理的。
但朱大叔年岁都这么大了,怎么也来了。
朱大叔擦了擦眼角的湿润,笑道:“一早就想来了,我听说东家的事后,就想来的。东家知道,我年轻时做过随军大夫,上次听说朝廷在招大夫来前线,我实在坐不住,”
“东家,您别看我年纪大了,但手艺活却是一点没落!”
胡赖子也给朱大叔说话:“对,东家,朱大叔做了一辈子的大夫,如今十里八乡都有名呢。你不知道东家,想跟着来的多了,都被我制止了,没得给将士们添麻烦。”
崔晚棠好笑,随即温和道:“朱大叔治外伤厉害,而且又有经验,能来军里,我高兴还来不及。”
有经验的军医确实珍贵。
就是心疼朱大叔年过半百,却从东到西这般长途跋涉。
但显然朱大叔自己很兴奋。
“不瞒东家说,我这半边身埋进黄土的人,临末了能做点事出来,”他吸了吸鼻子,笑红了眼,“真的,嗯。”
崔晚棠见状,鼻头也是微酸,但却是高兴的。
她跟着点头,又看向后头那批小伙子。
“这些?”
朱大叔道:“听说营里缺大夫,里头一些是村里跟着我的徒弟,也能帮着处理处理外伤,还有其他地方的大夫。”
后头的人都腼腆笑着。
崔晚棠见状更觉得暖心。
他们到处招大夫,但是大多的民间大夫都没见过这么惨烈的场面,动作也不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