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笔墨继续写着字。
那边小厮退出院子后,便去了公孙止的院里,公孙止手捧着一卷书,靠坐躺椅上,十分悠闲。
宿丘坐在公孙止旁边喝着茶,膝边还靠着一把剑。
小厮进了院子,“先生。”
公孙止神情未变,翻过一页书后,才道:“都喝了?”
“是,喝干净了,说是记着先生的好呢。”
“呵,”公孙止笑了下,放下书,闭上眼睛,往后用力,躺椅便晃动起来。
宿丘看了小厮一眼,小厮便恭敬退出去了。
公孙止道:“秦玄君那个儿子醒了。”
宿丘看着他,没有应话。
公孙止又道:“宋彧叫明一去做什么?”
“让明一暗地里护着宋家人。”
公孙止闻言冷哼了声,“倒是会用,这是还记着我试探他媳妇的事,提醒我呢。”
宿丘淡淡应道:“他记着你的好。”
“他那是在告诉我,得一直对他好,”公孙止不屑道,“要不是他还算听话,我……罢了,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
宿丘扫了公孙止一眼,低头玩剑。
公孙止冷声道:“你那是什么眼神?当真以为我非他不可了?我就由着他肆无忌惮了?”
“……”
“罢了,你一个武夫不明白这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呵。”
“你给我滚!”
公孙止将书卷扔出,却砸了个空,宿丘已经抓着剑翻到了墙头上,看着公孙止,“老东西。”
公孙止咬牙。
“滚!”
他见宿丘离开,瘫回椅子上闭上眼,脑海中闪过午门外数十个人头齐齐落下的场景,眼皮不由颤动。
-------------------------------------
苏游苏荷兄妹俩的“读书郎”儿歌效果比上次葫芦娃效果还要好。
特别是最后一句,“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惹得许多家长都扯着孩子耳朵让学会唱。
上次订的二十二本书卖出去后,崔晚棠又卖出去十三本,还是在三个成语故事讲过后,才有了这零零散散的十三单。
去掉给苏家兄妹共半两银,再扣除高阳舒只要了墨钱的二两半银子,布料花了一两一,宣传笔墨花去三两,林毅这些天来摊位费三十文,做生意以来成本就用了七两多。
卖书以来共卖四十五本书,合计三十五两半,布偶要十天后付尾款,合计挣三两。
也就是说,她这一波挣大概三十两出头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