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溢价收购药材的那点成本,不光会被暴涨的利润抵消,甚至还有盈余。
这欲取先予,朝三暮四的伎俩,可以算作是永宁商盟的经典手段了。
可偏偏这般拆解开来仿佛一文不值的浅薄伎俩,为何能屡屡奏效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绝大多数普通人,根本没有选择。
资源的短缺,让他们的生活处处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你同他们谈以后,谈未来,谈可持续发展?
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点结余,去填充那已经破败不堪的安全感。
一点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
所以只看眼前,所以唯利是视。
总有优越感十足的富家子,喜欢这样点出穷人的病因。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只看眼前,不想以后。
甚至煞有其事的编成谚语,所谓“穷人顾眼前,富人思来年”,便是由此所出。
但郑乾走过很多地方,他无数次的看到,那些所谓世家贵族,一旦家业破败,家道中落,绝大多数富人落贫后的表现,甚至比穷人还要不堪。
什么思来年,什么有远见,破落富户所行之事,大多比穷人还要短视,还要急功近利。
一开始郑乾不理解,后来想通了。
穷人,富人,都是一样的。
不曾三天饿过九顿的人,是没有办法理解,为了吃一顿饱饭,穷人能付出什么的。
所以朝三暮四的伎俩能够屡屡得手,不是因为世家高明,更不是因为穷人目光短浅。
而是看似有的选,其实没有。
这就好像一个穷人快要渴死了,眼前放着的两杯水,都是污水。
但他渴的不行了,只能去挑“看起来”,稍微清澈的那杯。
可当这个穷人喝完却发现,污水不止脏,还撒了盐,喝完更渴了!
有个富人路过,看见这一幕,指着快要渴死的人得意洋洋,“看哪,这就愚蠢的穷人,喝之前竟然不先尝尝,幸好是杯盐水,若是杯毒药可怎生是好。”
故事中的穷人就好像长宁村的村民,他们难道忘记了万峰药行的欺压,忘记了永宁药商的凶残么?
他们记得很清楚,但放在眼前可是实打实的钱啊。
马上就要冬天了,有了这些钱他们就能储备粮食,添置新衣,将漏风漏雨的房屋修缮。
有了这些人,本来熬不过去的人也许就能撑过去了。
以后或许会被欺负,那是以后的事,他们全村,都很需要这份钱撑过冬天!
郑乾理解,正是因为理解,所以他才不会生气,甚至为村民们得到更多的利益而高兴。
因为他的敌人,从来不是这些顾眼前的穷人,而是城里那些利用他人可怜之处的家伙们哪。
“从今日起,每天一早将永宁药行的牌价报给我。”
郑乾朝着行里掌柜这样吩咐道:“另外,去告诉王大师,药庐全力运转!”
六支商队灭了五支,老掌柜郑福又未归来,所以新提拔的掌柜沈炽,很显然就坐在了驻地中枢的位置。
听到郑乾吩咐,自然连忙应承下来,后来又听说要让药庐全力运转,沈炽心中实在不安,遂开口问道:“东家,咱们这次没有收到药材,只能用之前囤积的存货,若是全力运转,恐怕...恐怕撑不过两个月啊。”
“没关系的。”
郑乾笑意从容:“你只管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