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非常庞大的宫殿。
宫殿里面所有典籍都罗列放置得整整齐齐,数十人负责整理看管和抄录。
典籍司的司主亲自出来迎接,为他介绍:
我们典籍司囊括了大魏境内的所有典籍藏品,包括一些久负盛名的人物留下的笔记,我们都保管得非常完整。
凌法师当初在二皇子府邸看过的孙思孝大师的心得体会,我们这里也是有收藏的,为的就是保存我们大魏最宝贵的知识,然后传承下去。
凌子阳十分感触。
大魏典籍司之大,远超北剑宫!
他目前身处的大殿,用典籍司司主的话来说,仅仅只是十三座宫殿里的一座而已
但光是这一座宫殿,就收纳了十几万本书籍。
想看完整大魏典籍司里所有的书籍,即便有传功系统相助,恐怕花上一辈子的时间都完成不了。
典籍司司主走在前面,从迎面走过来的一位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本砖头厚的书籍,为凌子阳介绍道:
我们这里有专门的目录,可以供凌法师你查看,每一座典籍司的大殿,都有详细的目录和分类,你可以在这上面先翻找一下,有感兴趣的书籍,直接吩咐我们的人为你取就行了如果是需要抄录带回去看的话,每次只能带走一本。
不担心秘籍泄露吗?
不担心的。
我们在每一本抄录的秘籍上面都附着有阵法,从头到尾,都不能够有第二个人的视线落在上面,否则,阵法自毁,抄录的内容没了,我们典籍司也会上报,收回私传典籍之人的资格,情节严重的会进行惩罚。
典籍司司主说话十分的轻柔客气,显然不认为凌子阳会把书籍外借或者私自外传。
原来如此,受教了。
凌子阳接过对方递过来的书籍,看到上面果然密密麻麻的记录了许多的书名,后面还会用最简洁的言语注明此书的信息,十分贴心。
更贴心的是,典籍里面所有的内容都是按照类别整理出来的,翻找起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非常方便。
眼看凌子阳迅速进入看书的状态,典籍司司主含笑,十分识趣地离去,只留下一名工作人员在旁边陪同伺候。
有眼力见。
凌子阳看过很多典藏书籍,也积累了认书的经验,一目十行地掠过自己看过的名目和一些不感兴趣的名目,迅速找到一些可能珍贵的典籍。
这本还有这本这三本一起都要了,现在就给我找过来。
是。
陪同人员拍拍手,指挥着几个在不远处待命的典籍司官员开始找书。
速度很快。
一共五本书送了过来。
请问凌法师,需要全部带走吗?
不用。
凌子阳摆了摆手,又从上面划拉了一批书籍名字,道:你们继续搬书,我就在这里看。
啊?
典籍司官员顿时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