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隆万之变> 397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97 -(5 / 6)

是的,魏广德打算搞钱庄。</p>

既然那些商人愿意从他这里拿钱,愿意给他交利息,那为什么不做大做强</p>

现阶段的明朝金融行业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除了当铺外,就只有民间借贷一途。</p>

民间借贷,其实就是高利贷,不过形成的原因其实也不能怪他人,实在是发展的局限性导致的。</p>

放贷行为在当代只是民间行为,因为没有信用体系,放贷人无法保证向借贷人收款,所以民间借贷都是同村同族间大户向小户放贷,因为贷款渠道狭窄和风险奇高,利息自然不低。</p>

而当铺放贷,虽然会收取抵押品,但是看到民间借贷的利息,自然也不愿意让银子白白飞走,所以当铺的利息也是和民间借贷的利息一致,那就是高。</p>

….</p>

因为利息高,所以宋朝那会儿,王安石变法就搞出了一个「青苗法」,本意自然就是希望能够降低底层百姓借贷的负担,特别是专款专用,借贷只能用于农业生产。</p>

魏广德设想中的钱庄自然不是他一个人搞,他还想引进一些股东,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宫里的大太监们。</p>

那帮人,手里的银子才是真不少。</p>

魏广德想要做的,自然就是搞纯粹的钱庄,除了换钱和借贷的生意外,还想吸收存款进行放贷,赚其中的差价。</p>

至于以前电视里看到的,很牛皮的银票,现在魏广德也没胆子搞。</p>

虽然现在民间已经有类似银票功能的会票,但是会票并不是店铺的主业,因为发行会票的大多是当铺,他们签发的会票本来就不多,大多都依托真实的交易。</p>

也就是说,发行会票在当铺或者店铺看来,风险是很大的,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之所以保留这个功能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客户交易。</p>

在钱庄里发行银票,魏广德觉得防伪工艺太麻烦,还有就是没那个势力,即便是把银票的使用局限在本地,不允许异地使用,他也没那么强的信用。</p>

做借贷生意,那就得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这几年大明朝虽然经济发展也还行,可是南边的生意却因为倭患闹得不好做,许多的商人其实都在收缩,也只有跑北边的商人还在运转,但是也轻易不敢扩大规模。</p>

再等等看吧。</p>

魏广德心里想着,看福建那边上报后再决定要不要拉宫里人搞个钱庄,不行就自己从他们手里借银子,再放给商人,利息就不赚了,做个无私的搬运工,主要目的无非也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关系。</p>

魏广德这边还在观望等待,高拱回去后就给内阁的徐阶送去了消息,魏广德答应去福建出任巡按御史。</p>

对于魏广德怎么想,徐阶是不会注意的,在他看来这都是裕王府的事儿。</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