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忽传来柳氏被杀音讯,伍谦大吃一惊,暗道:“王员外怎的不与我知会便先下手了?”
后见现场情形,思索其中或另有隐情。
不料,又传来吴有才溺水,伍谦疑惑不解,思量再三:定是王员外意欲独吞宝珠,故未曾知会,先下手为强,连杀柳、吴二人,夺得宝珠。
当日,伍谦自在学堂作画,忽闻得门外声响,急忙出门来看,却见门上有一字条,上写:“速来琴堂”。
伍谦暗想:怎的不见送信之人?有甚紧要之事?自己虽与王员外要好,且意将女儿许配于他,但王员外为人甚为狡诈,平日假作善事,借得众人口碑,可谁人知晓其在外丑事?我乃知情之人,那王员外若生歹念,杀人灭口,又怎的是好?
思索百般,狐疑不定,最后下得狠心,只有先声夺人,暗杀王员外,夺其宝珠,而后待事端平息,携女儿远走他乡。
伍谦思定,暗藏杀机,到得琴堂。
过得吊桥,大呼几声,却不见响应,心中疑惑,估量情形,莫非王员外有何花招不成?入得琴堂,仍不见人影,又入内室,见王员外主仆躺倒在地,急忙上前,却见二人鲜血淋漓,早已没有动静。伍谦大恐,急急退出琴堂,回至学堂,哪敢言语。
赵荣、公差等人听罢,惊讶不已,若依伍谦之言,那王员外主仆并非伍谦所杀,真凶另有其人!
赵荣道:“你到得琴堂之时,他等已被人所害?”
伍谦点头,道:“正是。琴堂出了命案,罪民却入得室内,他人定会认我作真凶。联想那柳氏、吴有才命案,罪民即便百口,亦不可明辩。”
赵荣道:“此亦在情理之中。但仅凭先生一面之词,我等亦不可全信。只是先生所言之字条可在?”伍谦闻听,从袖内摸出一纸,递于过来。
赵荣接来一看,却见字迹歪歪斜斜,甚为丑陋。赵荣疑道:“想那王员外书法有所功底,先生怎的不熟悉其字迹?”
伍谦道:“罪民一见字迹,便知非为王员外字迹。却误以为是家丁王福所书,其时亦不曾多想。谁曾料想竟是一陷阱。”
赵荣道:“你且细细想来,何人意图陷害于你?”
伍谦道:“罪民早已思索,实想不出何人来,亦不知是何原故。”
赵荣道:“你可曾亲眼见得那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