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听完后,觉得这事虽然难办,但还是有转圜的余地,便说道:“好吧,这件事,我再跟两个行长通一下气,我先把你这张支票收了。另外,你可以每个月来一趟我这里,就说关心这个支票和存款问题,行里每月有一些表示,到我这里领回去比我送到公司方便些。”
梁群说:“不用那么厚意。”停了一会儿,她又说:“夏经理,我提醒你一件事,你听后不要以为我要你补钱,我估计你也没有点数,是别人的差错。”
夏天问道:“是什么事?”
梁群说:“就是春节前,我不是请你帮我换两万元的新钞票吗?我拿到你的钱也因为是自己人不用点,结果拿回去在财务室一分,少了两千元。所以,我们以后还是要点数。你看你被人少给两千也蒙在鼓里,我不说你肯定不知道。”
夏天一听,吃了一惊,问道:“真的?我是亲自到营业厅换的。”
梁群说:“真的,你不信,可以问我的会计。”
夏天说:“怪我做事不细。但是,我们行里的人都知道,我自己的工资都是从来不点数的。在金融服务社时期,一个月几万元工资,我签上名,就由他们用垃圾袋装好,交到我的手上就走。这钱,我要给你补上。”
梁群推让说:“不用补,又要请你办事,又要赔钱,过意不去。”
夏天说:“要,一定要。”说完,打开保险柜,拿出了两千元,给了梁部长。梁部长收了钱,办了事,满意地回她的公司去了。
夏天想:“这事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可能自己支行的柜员,出错少给了我两千元;二是梁部长找了个由头,认为存款的奖金少了,敲了我的竹杠。”
这时,夏天又回想起,春节前梁群请自己在乐园茶餐厅喝早茶给她钱的时候,她讲到从银行出来的港币还是假的。会不会就是这个事情的伏笔呢?
“都怪自己交割时不点数。两千元买来的教训,也是钱买来的,应该珍惜。”夏天自嘲道。
在行长室,王显耀和陈作业在关起门来议事。
“作业,看来上面是想增加我们这里的班子职数了。我们两驾马车的局面是要打破了。”王显耀对陈作业说。
陈作业说:“来就来。我们行这么困难的经营环境,谁来了也不好搞。”
王显耀说:“关键是安排谁来,如果来个不合拍的。整天搞事,打小报告。那我俩就什么事也不用干了。”
“你听到谁到我们这里没有?”陈作业知道王显耀在总行关系比较广。知道得早,问道。
王显耀说:“现在还没有。我的看法是:要上头派人来,不如自己提起来的人好用。就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做工作。”
陈作业试探着说:“提谁好呢?王行长有没有成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