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柟手中五万大军,与张希载作战折损八千余,在野狐丘之战时折损八千余,遂安城之战折损三千,加上因士气低落逃跑的,现在只剩了不到三万人。
虽然兵员大幅减少,并未伤及元气,三大营中,除花健郎被阿依慕屠杀了半数以上,剩余两大营至今还未露过面。
与新军相比,李柟还占据着人数优势。
因此,行军时,胤祚还是十分谨慎,每天行军都不过二十里。
哪怕只过一晚,也要安营寨扎。
不论行军还是扎营,都要派出大量的探马岗哨。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李柟连续三次袭营皆无功而返,一路上布下无数伏兵也都未建寸功。
十几日后,新军大军到达了瑞兴湖边,隔着湖水与李柟大军遥遥相望。
胤祚当即下令,全军绕过湖水与李柟决战。
半个月后,新军绕过瑞兴湖,湖对面的南军营寨却早已人去楼空。
探马来报,李柟又带着人马向虎飞岭一带撤去。
李柟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张希载的撤退路线如出一辙,很难相信半年不到,虎飞岭之战的赢家,气吞万里如虎的南军,就像落水狗一样的落荒而逃。
一路上,李柟散布兵力,据城而守,胤祚以火炮破城,每当破城之前,南军都提前撤出,新军也不追击,因此两军死伤并不多,倒是新军炮弹火药耗用极多。
巴海得知而这一情况后,向胤祚进言道:“王爷,李楠知道我军火炮的厉害,故而以坚城消耗我军火药,再这样下去,军中火药就要捉襟见肘了。”
胤祚问道:“朝廷火药尚未调运来吗?”
胤祚早就知道打起仗来,火药不足,故而早就向朝廷清切了一批军耗。
吕康实道:“朝廷从关内调运火药,路途过远,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到,算算时间,这批火药估计才刚到平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