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点。
陆晨根本没法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嗤之以鼻的原因。
商业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节奏,画面处理,叙事推进什么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符合观众观影习惯的东西,简单点讲观众看这种电影不会无聊。
同时因为题材和剧情反映的接地气问题,这个还经常会引起观众针对这个的舆论。
不过,陆晨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与其扶持文艺片,更应该扶持的是商业片。
国内观众成天骂国产电影不行了,其实真不是文艺片不行了,相反文艺片因为生态的原因很行。
因为看它的人少。
而观众喜欢看的商业片没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因此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毕竟文艺片普通人是不喜欢看的。主要还是商业片,以及撑住电影产业的商业剧情片、还有类型片不行。
特别是那种反应现实题材,反正走心的商业剧情片,也就是《我不是药神》这类电影不行。
这个文艺片的受众一直都很少,这个类型片,商业剧情片和商业特效大片才是市场主流电影,丰富的类型片可以满足文青和影迷的舆论走向,这个商业剧情片甚至可以作为现实舆情的纾解,也是最带观众口碑和评论,商业大片就是纯粹是娱乐产品。
国产电影的问题比较像华语音乐,网友是不是成天骂华语乐坛不行,怀念以前港台乐坛不得了,实际上就是主流流行不行了,被短视频神曲,唱跳爱豆和网络神曲占据,实际上像文艺片片的独立音乐都玩出花了,而且大神辈出,但普通人并不听,舆论掌握在他们的手上,资本根据舆论又反复推这些东西。
上面是不出事就懒得管,出事了就一刀切,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大体可以解释为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的三重挤压。
观众接受美学的教育不够,遇到点文化上的问题就习惯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