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早就要去鹿门山榷场办事。
一直没能抽出时间。
这次刚好趁这个机会,顺便去瞧个热闹。
这天一大早,杨墨便带上梁安,小全子和两个老兵悄然出了城。
乘坐自家商船,往榷场码头而来。
商船一路顺流而下。
杨墨站立船头,但见江上百舸争流,千帆竞渡。
想起不久之前,襄阳水师三分之一的战船才沉入江底。
不过数月时间,人们似乎就已经完全把这件事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江汉一带的商人们,仍然争着抢着把紧俏物资一船一船的拉来与猛兀儿人交易。
可见双边贸易大胤百姓也是有利可图的。
这世上最难防的就是软刀子。
猛兀儿人正在用互市一点点蚕食大胤朝的根基。
只可惜,像杨墨这样的明眼人却是少之又少。
早在数月这前,杨墨就曾嘱咐顾菲菲按照他的方法,派人暗中在两处榷场做过调研。
他震惊的发现,汉人与猛兀儿人互市的利润非常可观。
猛兀儿人不仅卖马和毛皮,还有从西域各地远道而来的各种名贵香料,宝石,玉器,手工艺品等等。
这些原本都是大胤稀缺之物,成品高昂,价格理应十分昂贵才对。
猛兀儿商贩却非常慷慨的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与大胤交换盐铁,粮食和布匹等寻常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