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西郊数年经营,一朝被汉军扫除殆尽。
从此后,猛兀儿人再想染指襄阳西部门户,恐怕就得先取得汉水的制水权方能达成。
这给了猛军都元帅阿术当头一棒。
阿术本预在万山一带形成事实上的两国互市,再向大胤提出在此开放榷场。
然后在榷场的基础上构筑事实上的堡垒,逐步封锁襄阳西南要道。
被吕文渊识破之后,他又创造此次战机。
转而想以吕文渊为质,逼迫吕文德在万山开放新的榷场。
或者干脆杀掉吕文渊,迫使大胤朝廷换将。
他们最怕的不是坚城襄阳,更不是汉水天险。
而是像吕文渊这样锐意进取的守城将军。
不料,半路却杀出来个名不见经传的杨墨。
使得阿术的战略意图全线落空。
江北,猛兀儿军营,中军大帐中。
都元帅阿术大发雷霆,将万户扎布尔连贬三级,降为百夫长。
主将失里伯指挥失当,罪不可恕。
念其过往功勋,准其退入后方,待伤情痊愈后,再作论处。
同时,阿术立刻派出汉人使者,过江往襄阳府要人。
从大的层面来看,猛兀儿人虽然战败,其实力仍然远胜于大胤。
因此阿术才敢在战败之后,反而明目张胆的来向襄阳府要人。
而京西道安抚使吕文渊急匆匆由江夏赶来,也正为此事。
襄阳守军一日处于弱势,就一日不能主动激化两国矛盾。
否则,这无疑是给了猛兀儿人以进攻的口实。
如今大胤朝廷内忧外患,情势极为复杂。
作为边疆统帅的吕文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京师朝堂上,有人借机参他一本,说他主动挑起两国战端。
恐怕不等猛兀儿人打过来,他这个安抚使就算当到头了。
打败猛兀儿人虽说是大功一件,却也有可能祸及自身。
除非他能够彻底击败猛兀儿,把他们一路打回老家去。
襄阳城北门临江门外的码头上,几面劲帆飞也似的向码头驶来。
船头缓缓升起的吕字大旗在向码头上的众人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