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贾通判不觉得太过份了吗?先生可是侯爷的客人。”
“姚军师,本官已经给足了你面子,此人若不敢立军令状,岂不正好说明他只会纸上谈兵?趁早另换他人,也免得误了侯爷性命!”
贾世良挑衅似的瞪着杨墨,黄眼珠里满是不屑。
“立军令状可以,只是先生只身到此,根本就没带家眷,这人质就免了吧!”魏赢在一旁打着圆场。
贾世良却大手一挥,厉声喝道:“不能免,此人有个小相好,就住在南城……”
“你,”杨墨听到这里,一下炸了,“你监视我!”
“本官乃一府通判,合府大小官员都能随时监察。你乃本官治下一介草民,监视你又如何?”
贾世良鼻孔朝天,斜睨着杨墨。
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
杨墨暗暗咬紧了后槽牙,“好,这军令状我可以签,人质我也可以交。但我有个条件,人质只可交由魏大人看管。”
“好,来人啦!取纸笔来!”范天顺为杨墨豪气所感,很是欣赏这年轻人。
杨墨大义凛然的挥笔写下军令状。
有小木匠的学识和书法打底,他这军令状写的也颇为豪迈。
范天顺取过大略看了一眼,大为赞赏,立刻命功曹收了起来。
“事不宜迟,既然先生已立下军令状,就请去校场点兵。侯爷麾下精兵,任君点选!”
“小生只要善于奔跑,耐力好,性格谨慎者,还请都监大人助我。”
杨墨不了解士卒们的品性,只好请范天顺相助。
别人选敢死队,都要胆大的,能打的。
这少年却着重要听话会跑的,当真稀奇。
范天顺哪里知道,杨墨根本就没打算跟敌人短兵相接。
他立刻命部下亲自选定了三百个老成持重,耐力又好的军汉,郑重的交到了杨墨手中。
杨墨命他们全都换上民夫的服色,先住到民夫们的营地去。
接着,他又对魏赢道:“小生还需要城中百工相助,还请大人允准。”
“这倒不难,”魏赢闻言,取下腰间一块令牌,交给杨墨道,“你拿着这块令牌,城中一应人丁,物资,都可随意征用。”
“多谢大人相助!”杨墨拱手谢过。
辞别众官,急匆匆往百工营地赶去。
吕文渊原本预备在东西南三门外,增筑屯兵子城。
为此招募了大批工匠,全都驻扎在城南匠作营。
其中以木匠居多,铁匠次之。
杨墨一到营地,立即就给他们下达了指令。
让木匠们将城中直径大于一尺的榆木尽数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