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胤军事重地,襄阳城的腹心地带看见这些人,令杨墨大感意外。
这些猛兀儿在那处江滩上,用圆木树起了坚固的寨栅。
里面圈禁着成群的牛羊和矮壮的猛兀儿马。
寨棚已颇具规模,建造的也十分牢固。
战时的营盘也不过就是这般光景。
若不是这些人随身带着许多牛羊。
说他们是猛兀儿的战士,丝毫不会有人怀疑。
寨栅对面,鹿门山榷场与西岸的寨栅遥相呼应。
两座木结构的营寨一西一东,夹汉水而立。
对面鹿门山下,就是京西道安抚使吕文德大人,亲自批准建造的鹿门山榷场。
榷场外围的江滩上,与汉水这一侧一样,散布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毡帐。
这些毡帐里面,即有猛兀儿的牛马贩子。
也有大胤朝的布匹,茶叶和铁器商人。
榷场里面,则是大胤官办的盐铁铺子。
设有专门负责与猛兀人进行交易的官府买办。
西岸的这些猛兀儿人的牛马贩子,猛然间看到大队人马行经此处。
眼中都本能的流露出警惕的神情。
从他们的眼睛里,杨墨能看得出来,这些牛马贩子们都十分剽悍。
他们眼神凌厉的盯着过往的大队人马,就像一只只恶狼盯着成群的绵羊。
姚军师发现杨黑似乎有些好奇,拍马上前说道:“这些全都是猛兀儿的商贩,是经过朝廷允许,才能到这儿来的。”
大胤朝缺少军马,而猛兀儿人缺少盐铁。
双方虽然处于敌对状态,却也不得不进行贸易。
所以双方才约定,在鹿门山下开辟了这处榷场。
邓侯吕文渊对此持反对意见。
他一直不希望自己大哥与猛兀儿人互通有无。
盐铁对于猛兀儿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而以防守为主的大胤军队,军马的作用却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大。
因此与猛兀儿互通有无,就是在变相资敌,对敌人更有利。
但京西道安抚使吕文德要考虑的问题,却比吕文渊多了很多。
在吕文德看来,重开襄阳的榷场,对大胤朝同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