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北城一带就热闹了起来。
不到饭点,这些人都分散在各处,一点也不引人注目。
一到工地上开饭的时间,他们就蜂涌而至。
这也是为什么杨墨早上来时,什么也没瞧见的原因。
杨墨看在眼里,心里的火气顿时就消了大半。
还好顾菲菲早有预见。
杨墨听取了她的建议,在收到第二笔工程款后,又让人去府城购进了大批量的粮食。
彼时粮价虽有小涨,却比现在不知道要便宜多少。
所以工地上的存粮还是充足的。
只是要填饱五倍于民夫们的嘴巴,却也难以办到。
看来还得另想办法。
“回吧!”
杨墨放下车帘,轻叹了一声。
马车加快车速,一路朝宣乐坊奔去。
车子刚到宣乐坊,在得月楼前停下。
杨墨就想到了主意,立刻匆匆骑上马,去了工地囤积粮食的地方。
到了地方他才发现,这里多了一队庞县尉手下的羽弓手。
一问才知道,是庞县尉派他们来看守粮仓的。
看来庞县尉天天在外面转悠,比他更了解城里的状况。
他最近忙着研究几样新东西,倒是疏于对工地的照管了。
杨墨飞身下马,进了粮仓。
这里是杨墨委托周师爷找的一个帐房先生在管理。
姓钱,干了一辈子粮铺掌柜。
老迈的钱掌柜见杨墨前来查帐,赶紧起身相迎。
杨墨开门见山的说道:“钱掌柜,如果把仓房里的粮食大半换成米糠和麦麸,你能不能办到?”
“小先生换这些东西作甚?如今粮价高企,有钱都没处买去。米糠和麦麸倒是还有卖,价格却也不便宜。”
钱掌柜一脸疑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杨墨喜道:“粮食换糠麸,比平时行情如何?”
“比平时还能多换一点。”
杨墨暗暗欣喜,跟自己想的差不多。
这年月,能买得起粮食的都是有钱人,所以粮价越高越有人买。
相反,米糠和麦麸虽然也涨价,却涨不起来。
有钱人不吃它,没钱人涨高了连它们都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