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跟张顺提了一嘴,张顺求之不得。
先前杨墨让他找个地方把船藏起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因为他家就在山谷里。
等到几人把船撑到西溪入河口时,天已黑透。
好在张顺对这附近的水道极为熟悉,就着月光就把船撑了进去。
到了村后谷口,张顺放下跳板,率先上岸系了缆绳,杨墨才跟着下来。
离谷口不远处,就是张顺家的茅草屋。
渔户本来以船为家,过去只有少数不能捕鱼的日子,张家人才住在这里。
自从去年风浪里翻了船之后,张家一家老小才被迫上岸,在这里凑合度日。
草棚里,此刻正亮着一簇昏黄的火光。
一位老妇人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手里拄着一根竹棍,摸索着向溪边走来。
“我儿,是我儿张顺回来了吗?”原来是张顺他娘。
“娘,是我。”张顺赶紧上前去,扶住老娘。
“我儿,你弄到新船啦?”刚才妇人在屋里听见水响。
在船上讨了大半辈子生活的她,本能的就知道,溪上有船来了。
张顺有些为难的抬头看向杨墨。
杨墨见老妇人身形瘦弱,饿得皮包骨头。
眼睛似乎也不大好,好像有夜盲症一类的疾病。
都到了这地步,老人家还担心着家里的生计。
他心里老大不忍,赶紧示意张顺先应着。
张顺这才假装高兴的拉着老娘的手,说道:“是啊,娘,我找墨哥儿新打了一条船。”
“真的?那敢情好,只是你哪儿来的这么多钱啦?渔船可不便宜。”
老人家眼睛虽然瞎了,心却敞亮,一问就问到了点子上。
张顺立刻又成了哑巴,一脸拉不出屎的表情。
杨墨赶紧上前打着圆场:“老人家,我就是村东头的小木匠杨墨,您老还认识我吗?”
“墨哥儿,你也来了?你是来讨船钱的?咱们家可没钱,这船咱买不起。”
张顺他娘连连摇头,拉着儿子就要往回走。
杨墨哭笑不得,连忙说道:“这船它不要钱,顺子哥以后也不打渔了,帮我往县城送货,赚了工钱再慢慢抵扣。顺子哥以后就不用再风里来,雨里去了,您老这下放心了吧?”
张顺他娘听到这里,忽然停住了脚步:“你说的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船就在旁边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