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外戚的他们,乃至是张皇后,只有一个儿子的弘治皇帝,会怎么做?
张鹤龄相信弘治皇帝对张皇后的情谊,但大明才是占据了弘治皇帝心的九成九。
而朱厚照是大明的未来。
狐假虎威,也要有个底线,张鹤龄觉得,欺软怕硬才是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侯爷,你有这个弟弟,难为你了。”
张开不嫌事大,暗自挑拨道:“幸好没有彻底激怒太子爷,不然下场估计会跟刘瑾一样。”
“刘瑾?”张鹤龄一愣,疑惑的问道:“张兄弟,刘瑾不是太子爷的贴身太监总管吗?”
“他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这事怎么跟侯爷说呢。”张开又摸了摸怀中的银子,露出不好说的神情。
张鹤龄哪能不懂,心疼的从怀中,又拿出了一锭白银,塞入张开的怀中:“还请张兄弟言明。”
“侯爷客气了,客气了。”张开忍不住的咧嘴,双眸带喜的说道:“刘瑾因欺上瞒下,惹怒了太子爷,本要被砍头的。”
“但太子爷感念刘瑾伺候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让我领着玄衣卫,将刘瑾吊挂在了煤场的旗杆上,下令刘瑾只要熬过三日,便饶其一命。”
“如今刘瑾还在煤场上的旗杆上挂着,要是侯爷有兴致去瞧瞧,我可以安排人带侯爷前去煤场。”
“不,不用了。”张鹤龄连连摇头摆手,额头上的冷汗直冒。
太残暴了!
吊挂旗杆上,这比死还难受,确定是朱厚照在念及刘瑾的功劳与苦劳!
而不是在折磨刘瑾?
能对刘瑾这种陪伴成长的内侍如此,那他们惹怒了朱厚照,还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