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本侯,没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本侯,没钱!(2 / 3)

颜勤礼嘿嘿一笑,“我把李春孙子李迎归,还有奚衡给挖过来了。”

卧槽!

秦长青瞪大了眼睛看着颜勤礼,“工部的人怎么没打死你?”

李春自然不用说了,赵州桥就是他建的,堪称大国工匠。

奚衡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个人的后代可是牛人:奚鼎、奚庭圭等等。

奚家族籍易水,擅长造墨,所造墨面有光气,印有“奚衡”或“庚申”二字。在唐朝末年,奚家迁徙到了安徽歙县。因安徽多松树,取材造墨比较方便,故而定居。

奚家人做的墨,质坚如玉,纹如犀,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均,捶捣细,以松烟合鹿角胶合制而成,实为墨中之上品,工艺独成一家。

南唐皇帝赐姓李,奚世家族代为墨官,奚庭圭造墨技艺尤为高超。南唐皇帝常以奚墨赏赐有功之臣。宋太祖之后,皇帝写诏书都用奚氏墨,每年歙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当时市场上则很难买到奚墨。

宋仁宗庆历年间,一枚能买到一万钱。宋徽宗宣和年间,竟出现了“黄金可得,奚氏之墨不可的”的奇缺现象。

北宋词人秦少游存有庭圭墨半锭,其质如金石。潘谷也是宋代的造墨名家,见此墨而甘拜下风说:“这真是李氏故物,我生再见矣。”

宋太祖时的墨官张遇也是易州人,唐墨以李廷圭第一,张遇第二,众评家一直如此认为。直到以后铸字于墨,一是遵照易水法制造。

可以说,整个奚家掌握了制墨法的最高技艺。

为什么颜勤礼会把这两个挖过来,是因为李迎归不仅会造桥,雕刻艺术、设计艺术一绝,尽得阎立德真传。

至于奚衡那就不得了了,这要归功于柱子,柱子正在研究秦长青所说的无烟火药,按照秦长青说的资料信息,柱子发现,他和墨家人根本搞不出来,需要一个做墨的高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