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曾想渡江之后,王世充这支兵马虽然一开始打得踉踉跄跄,但很快便压过贼军,而后一路直下吴越腹地,势如破竹。如今刘贼损兵折将,就连自身也战死沙场。”</p>
“更难得的是,王世充每战所得,悉数归于部下,自己分毫不取,于是将士尽为他所驱驰。”</p>
“经过一年历练,王世充这支江淮劲旅已颇有几分虎狼之师的模样,只怕……”</p>
陆馆主没有继续说下去。</p>
但众人自然都知道他担心什么。</p>
当初双方有一年停战之约,如今王世充果然在一年之内基本平定叛乱,凯旋在即。</p>
有一支虎狼之师在手,他若要秋后算账,琼花盟如何抵挡</p>
“我们毕竟是道门中人。”杨遇安出声安抚道,“先帝与当今至尊历来崇佛尊道,只要我们不明着造反,王氏父子便无法公然带兵来剿灭我琼花盟。而若只是私下来挑事……我们也并非没有自保之力。”</p>
“这倒也是。”</p>
陆馆主想起这一年来丹阳的种种变化,特别是琼花盟因为杨遇安这位盟主拥有异常强大的向心力,顿时定心不少。</p>
但旁边的魏征却有不同意见:“盟主!据我所知,这王世充乃是个枭雄般的人物,其性狡诈,切不可当作寻常鱼肉乡里的暴吏来看待!”</p>
见杨遇安未置可否,魏征继续道:“此人乃是我琼花盟大敌,故而属下也一直暗中收集他的情报。虽然我不如陆馆主消息灵通,但数日前,通过江都柳娘子私下眷抄的郡府战报,查到了一桩隐秘之事!”</p>
“哦,玄成查到了什么”杨遇安好奇问道。</p>
对于这位前世《隋书》的“主编”,杨遇安丝毫不怀疑他整理案宗,分析情报的能力。</p>
便见魏征肃声道:“战报上说,王世充一部击溃刘贼主力后,贼众大多四散遁逃入海。若出海追剿,费时费力,且有反复之危。于是王世充便在吴地一处名为'通玄寺‘’的佛刹当着佛祖之面焚香为誓,约定降者不杀。众贼听闻之后,旬月之间纷纷上岸来投,王世充将众贼引到黄亭涧附近屯住。于是吴地贼患就此平息。”</p>
“这不是正好说明王郡丞颇得佛性,拥有慈悲心肠吗”一旁陆馆主不解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