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关注天时因为天时影响农事耕作,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大事。”</p>
“武功再高,修为再深,不吃不喝一样要饿死渴死,这是粮食对修行者的节制。”</p>
“雄兵百万,兵甲精良,总归要讲求一个粮草先行,这是粮食对军国大事的节制。”</p>
“故而范夫子才会说,天下之事,根本只在于食、货而已。”</p>
“若不能知悉这个‘时’,我自然是领悟不到这最后一重境界!”</p>
杨遇安有种预感,等自己能够回归现世之时,就算达不到下大将境,应该也差不远了。</p>
关键是有了明确悟道方向,他心中不再迷茫,可以坚定前行。</p>
“说起来,范夫子的夫子,也就是计然夫子,走的是一道统御万道的路子……这不就是对应后世中大将的境界”</p>
大将三境,下大将悟道积累,中大将合众道于一道。</p>
上大将则以大道返照自身,改造自身,为将来柱国证道打好基础。</p>
按照这个标准,计然夫子教授徒弟“计然之道”时,已经到达中大将的境界。</p>
虽然杨遇安一直认为这位“师公”境界高深,但直到此时此刻,自己站在大将境的门槛上,才终于体会到对方境界到底有多高。</p>
“不,不一定是中大将境……”杨遇安想到计然夫子早在千年前就神隐于江湖,不知去向,“说不定他后来冲上柱国境,甚至证就尊圣之位,隐遁于天地之间”</p>
他不知尊圣级大能寿命几何,是否长生不死。</p>
但想必跨越千年,应该还是不难。</p>
否则何谈仙神</p>
而一想到自己梦境所拜的师公如今很可能就在头顶某处天外天俯视自己,他心中就有种颇为奇妙的感受。</p>
wap.yqxs.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