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再伺机举兵渡江,派人潜入陈境内反复纵火,焚其储备,便可使其财力俱尽,内乱自生……”</p>
杨遇安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话题始终围绕粮食、储备、后勤、训练这些话题。</p>
虽然一直不涉及战阵之事,但在场三人都是大周精英阶层出身,哪里听不出他这个扰敌疲敌之策,方才是上兵之道</p>
“陛下此策甚妙,怕是朝中上下无人能出其右。”颜之仪有一说一,不吝赞美。</p>
他虽然不熟悉军事,但见“陛下”说得十分有条理,甚至考虑到民政农事上不战而屈人之兵,颇有种醍醐灌顶之感</p>
刘昉慢一拍,也立即上前附和,同时心道莫非跟先前猜测一样,这次来的替身,是陛下的重要落子</p>
说不定还是陛下秘密收下的心腹谋士?</p>
宇文赟打仗什么料他还是有数的。</p>
虽不是世人以为的只会声色犬马,但天赋、能力实在有限,这是先帝早有结论的。</p>
处理日常朝政都够呛,更别说什么上兵伐谋。</p>
郑译仍不知道面前的是假皇帝,所以惊诧也是三人中最深的。</p>
只感觉天元皇帝其实对灭陈早有定策,不过是将计就计,试探一下杨坚甚至自己的忠诚罢了。</p>
这个念头让他越发惶恐,说话又忘记了分寸:“陛下今日一鸣惊人,倒是让人刮目相看!这真是陛下想出来的”</p>
当然不是。</p>
这是高熲想出来的策略,集合了大隋开皇一朝文武精英的智慧,并在十年后经过了实战检验。</p>
杨遇安心中默默补充一句,嘴上却道:“天为社稷之主,自是要时常考虑社稷之事。”</p>
“社稷社稷,自古以太社为地神,太稷为谷神,这说的不还是‘民以食为天’的道理”</p>
wap.yqxs.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