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关中闯荡多年,所谓狡兔三窟,留下大量藏身之地。但这里距离关中太遥远,以我当下状态,怕是难以活着回去。”
张仲坚分析道。
“自离开八公山后,咱们一路往北逃,此时再折返显然不明智。更别说江淮本就是东宫那位的老巢。”
“这三日我思来想去,唯有继续往北走,去河北卫州,找我那当县令的二弟,方有望渡过难关。”
杨遇安想起那位大唐战神的种种传说,心中有些神往,自然不会反对。
关键他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
张仲坚接着道:“不过从寿州到卫州,要途经东都所在的洛州,还要跨过大河,路途仍是不近,以咱俩当下的状态,若是再遭遇官府刺客,怕是无法抵挡。”
“依我看,咱们干脆别在野外留宿了,反正中原多大城,咱们就一路走大道,入大城,越多人看见越好!”
杨遇安闻言微一思索,便明白对方意思。
东宫担心张仲坚将阴谋泄露,只能私底下派刺客,不敢大张旗鼓地上门杀人。
因此他们两人越是走在明处,敌人反而越不敢露头。
实际上,头顶上那片一路追随至今仍不散去的阴云,不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
以越国公杨素的修为,杀他们两人就跟捏死两只蚂蚁简单。
为何却只是跟随压制,不敢直接动手?
还不是担心动手引发的天地异象会引来其他强者关注,进而暴露他与东宫的密谋?
于是修整妥当后,两人再度动身往邻近一处县城赶去。
张仲坚告诉他,自己大约两年前曾救过一名铁匠的性命,那人就住在此城中,必会收留他俩。
正好杨遇安先前一番大战,“云从”已经砍得微微卷曲崩裂,需要找匠人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