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压根不是系统的知识,而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
就从简世鸢已经掌握的制器知识来看,这制器传承只是对他人经验的总结概括。它记载了诸多完美产物的具体制作步骤、流程,却没提及事物的本质。
就像是告诉你“万有斥力定律”,却只是让你背下这专用名词,压根不解释“它代表什么”“它能做些什么”。
无法准确形容出简世鸢心中的失望,他深叹一口气,仿佛在与开元重叠。
他行走在蛮荒中,所见之景,一片粗劣。
多么粗糙的传承,多么可笑的固步自封。
简世鸢不理解,这样的传承有什么必要小心翼翼的、不使它断绝?
它本来就不具有延续性。
制作某某法器,需要哪些固定材料,倘若固定材料灭绝了,就只能放弃制作这个法器?
这多可笑?
为什么找不到替代材料?
因为这些年传承下的制器知识,只要求继承者们背诵,而不是思考。
更何况,想要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要把每件法器的制作过程拆分出来,就像你去拆成品发电机,反推“电磁感应”,这无疑是个极其痛苦又琐碎的过程。
人有惰性,比起思考,还是照搬前人经验来得容易。更何况,对于制器师来说,只要复刻出完美的法器,就能功成名就,既然有捷径,谁愿意花时间去走弯路?
简世鸢终于理解,为什么优秀的制器师难出现。
传承中,记录了完整的制器步骤,但这些年过去,材料本身发生了变化。即使制器师们拥有完整的制器流程,对照着步骤操作,也很难成功地复刻出一模一样的法器。
物竞天择,自然是在不停地进化中。
千年前杂食的生物,千年后很可能直接变为食草动物,它们还是同样的名字,甚至外表没什么变化,但内里的成份早就发生改变。制器是个精密的过程,只要稍有差池,就会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