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旱灾,影响虽然巨大,但是,在世家出血级别的支持下,哪怕国库没有出力太多,依然被控制住了。
夏收无望了,从目前的天气情况来看,秋收也不用想了。这就导致工程将会持续到寒冬来临。于是乎,为了工程的整体进度,李贤不得不命令各部分改变工程策略,先凿路,后铺路。
今天要攻略的小山,就是长安周边最难的一段了。
工部在制定路线的时候,没经过严密的考察,就确定了这里。
然而,到了凿山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山,看起来不大,但是一层薄土底下,却是清一色的石头。
绕路的话,就要绕出太远,投入不知道增加多少。
可要凿山的话,工程也不是一般的困难。
在苦思无策以后,工部联合工地,将这件事报告到了东宫。
而李贤在研判了一下周边的情况以后,决定选择凿山。
石山的石材剪坚硬,因此只要做好落石的防护,这条路甚至具备拓宽的潜力。
马车行驶了一个上午,才终于抵达工地。
走出车厢,看到面前的人山人海,李贤才终于明白,为何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民族了。
没有铲车,没有炸药,没有盾构机,没有凿岩机,有的,只有木材、凉水、扁担。
但就是这样,如今他抵达工地,依然看到了山体上清晰可见的变化。
这个时候凿石头,都是先凿出凹槽,然后用火烧石头,等石头够热的时候,再泼凉水。
论效率,跟后世没法比,但是,在足够的人,还有足够坚强的意志下,工程的进度,依然是惊人的。
王勃带着聚贤楼招募的一票掌柜,等候在工地边,见太子看着工地出神,就闭上嘴,静静的等待。
欣赏了一会儿人力造就的奇迹以后,李贤这才回过神来,见王勃等人就在车边等着,也不下车,直接询问道:“这一处,预计多少天能完工?”
王勃走了出来,拱手行礼回答道:“回禀殿下,微臣判断,或许需要三个月以上才行。您也知道,人再多,不能全上,效率也不会太高。微臣最多保证三个月以后,小山凿穿,就能直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