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了没几分钟,徐丽华人来了。
除了自己之外,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合作伙伴兼他的同学。
徐丽华和他的两个同学,都是西南交大计算机系的学生。
如今学业有成,三个人一拍即合,想要自己干点事业。
跟历史描述的一样,他们瞅准了传呼机这个行当,所以就到了陈昂这里拉投资。
实际上,徐丽华从传呼机刚刚在国内发芽,就有想法了。
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四处拉投资都碰壁,计划流产,只能回到学校当助教。
直到91年7月,徐丽华去了淘金圣地广州,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研究室主任,人脉和眼界都打开了,而且汉显传呼机呼之而来,就又找来契而不舍的好友继续拉投资,才有了以后的波导。
也就是说,由于陈昂的入局,学业有成满腹抱负的徐丽华,想要创业,第一时间是找到陈昂的。如果陈昂不愿意,大多会回学校当助教。
他找陈昂,不是跟无头苍蝇乱来的,而是对陈昂做过仔细的调查。
他发现,陈昂这个人很人性,喜欢搞科研,培养科研团队,在一些领域上,都有着独具慧眼的前瞻性。
他认为陈昂可能会对他们的想法感兴趣儿,所以就来了。
“陈总,久仰大名,我们这次来,是想跟你谈合作的!”徐丽华显得彬彬有礼。
“具体说一说吧。”陈昂喝了口水,微微道。
“是这样的,我们发现,传呼机这个领域……”
之后就是徐丽华大篇幅的游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