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春风1991> 第782章 姚远的账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2章 姚远的账本(2 / 3)

这个年代的石油工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从军经历的,本身建国以来石油系统就有大量的就地转业的军人,这又是非常强调集体精神的行业,因此秉承了部队的工作作风。

本来就有油井,打孔都免了,直接用聚合物往孔里打,省下了很多程序。姚远这么决定是有原因的,按照苏联人粗放的性格,那么大一个国家,哪里找不到石油,何必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开发二次采油技术?

他们根本不屑于对油井进行二次开发。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石油开采石油是在现在的阿塞拜疆,是在巴库地区!

那是一千多年前!

可以说巴库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油田,在中东地区发现油田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哪怕中东地区陆续开发出油田,巴库油田的地位也没有明显降低。

巴库地区在苏联时期的地位可以通过苏联红海军的航母命名就能看得出来,其中有一艘叫做巴库号。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约是西伯利亚秋明油田被大规模开采之前,巴库油田是苏联出口石油创汇的绝对主力。

经过那么多年的开采,现在依然有一半的油井不需要进行二次开采作业就能实现增产,可想而知该地区的能量有多么巨大。

这仅仅是巴库地区,在当时,苏联那么大的领土面积,他们的勘探人员会在一个小小的贝姆特油田耗下去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耗下去的时间成本物资成本,一个新油田都能开发出来了,于是有了马克谢油田,年产量是贝姆特油田的两倍以上!

因此,姚远断定,贝姆特油田压根就没有经过精细化的开发,这里介乎马克谢油田和里海之间,又是同一地块,石油储量是不会少到哪里去的。

二次开采成本高,这是在姚远的预料之中的。因为卡沙甘地区的石油开采成本普遍很高,因为难度非常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