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春风1991> 第359章 人才引进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9章 人才引进计划(2 / 3)

南方实业的工作人员们不慌不忙,继续按照既定的计划工作。

在大使馆的大力帮助下,第一批通过考核的职工们很快拿到了赴华的工作签证,同一天,机票就送到了他们每个人的手里,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家人的。南方实业的工作人员们很体贴地送来了生活物资,让他们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当天晚上举办了一场告别宴会,让他们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作为告别宴会,非常盛大的告别宴会。

通过考核的职工们大受感动,感受到了新东家的重视。

都是一个厂的,和国内的国企一样,亲朋好友大多是同厂的职工家属。当这些人从通过考核的人嘴里得知南方实业开出的待遇后,态度开始摇摆了,看上去,华夏并不是那么坏?

第二天,有人尝试着报名了,马上获得了三十斤腊肉。

消息一传开,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只要报名就能得到三十斤腊肉,不拿白不拿,报个名而已。

没两天,几乎全厂的职工都报名了。

南方实业拉来了腊肉一车一车地送出去,没有半点心疼的意思。

大规模考核开始了。

南方实业宣布,通过第一项考核的人,可以领取两套最新款的秋装。压根没打算来参加考核的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大部分不带犹豫的,迅速赶过来考核,而且非常的认真卖力。

少部分不相信这等美事的人,看到别人拿了两套好看得不行的新衣服,顿时心动了,就都跑去考核了。

第一轮考核结束后,南方实业宣布,通过第二轮考核的人,可以得到一件真皮大衣、一双牛皮鞋、一条真皮腰带、一个新式的大行李箱。

这个消息更加劲爆,皮大衣、牛皮鞋、真皮腰带是市场上硬得不行的硬通货,顿时让所有人激动起来,就连莱蒙托夫都有些心动了。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已经拿到的人穿在身上的样子,是男人抗拒不了的威风凛凛,而一件皮大衣可以换取一个月的粮食,这种诱惑更是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此时没有人去考虑是否赴华工作的问题了人,全都被各种各样的礼品吸引住了。人家南方实业说了,不强求,就算全部通过了考核拿走了所有的礼品,也不要求一定要赴华工作。

考核而已。

几乎所有通过了第二轮考核的人都参加了第三次考核,这一轮刷下来了二分之一人,剩下的仅三千多人,全部都拿到了礼品。

相当一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悄然改变了主意,南方实业展现出来的实力,通过实际行动为他们描绘的未来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动心了。话说得再漂亮也没有实际的东西来得有说服力。

当这三千多人陆续得到了南方实业工作小组的专门拜访后,几乎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南方实业开出的条件。

以六级工为例,通过了第三轮专业考核之后,不但可以带老婆孩子一同赴华,还能得到一千美元的安家费,而开出的月薪是300美元加各种福利。

黑海造船厂最辉煌的时候,六级工也拿不到300美元的月薪。

南方实业承诺解决家属的工作,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和南方实业旗下员工一样享受医疗补助,和华夏工人的待遇一模一样。

在南方实业有意识的引导下,黑海造船厂大部分的精锐工人都选择了参加赴华的人才引进计划,他们和第一批已经赴华的工人一样,得到了包机前往的额待遇。

在上飞机的时候,一些人才猛然发现,原来发大行李箱子的时候,人家早已经胸有成竹。

南方实业的重点在技术工人,反倒是对技术研究员不太看重。姚远考虑得很清楚,研发人员只有最顶尖那一小部分人能发挥出价值来,有他们在,培养出中层技术人员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且,国内不缺这一类人。

真正难得的是技术工人,六级以上的技术工人可以说是宝贝。换做平常时候,别说300美元,就算是3000美元月薪,也很难从国外请到一名六级工。而苏联时期,因为国家体制的关系,除非是援助,否则别想请到苏联工人。

这些资深技术工人往往都掌握着独到的手艺,比如钳工,一些部件只有他能车,换个人来车的话,虽然能搞出来,但是精度是有差距的。

华夏的工人等级是学习苏联的,所以他们的工人等级制度基本一样。

黑海造船厂所有的六级工以上都是南方实业的公关目标,而全部的八级工,是姚远和秦振军亲自上门去谈,许以的条件比照总工程师的来,只比莱蒙托夫的低一个等级。

哪怕如此,南方实业到最后也只聘请到了五位八级工。对于拥有数十名八级工的黑海造船厂来说,这个数字太少了。

但是姚远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真的有些人不为金钱所动,心里那股对国家的忠诚是偏激而坚决的,哪怕这个国家已经不在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