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同知露出微笑,为自己的机灵感到得意。
笑过之后,孙同知板起脸,命令牢头:
“你现在就去让殷守本招供。”
见牢头面露难色,孙同知说道:“我叫师爷把供书写好,你按住他的手,让他签字画押,会不会?”
牢头连连点头,“会会会。”
“那就立刻给我去办!”
在乾元帝国,一个人要判处死刑,地方做出判决之后,得把卷宗上交刑部,刑部审核无误,然后把死刑犯的名单交给皇帝。
皇帝朱笔勾挑,同意了,再把名单送到刑部,刑部再通知地方,地方这才可以行刑。
这么一番流程下来,少说也得几个月。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的犯人要是威胁到地方稳定,地方官可以事急从权,不经刑部、皇帝批准,直接将犯人斩杀。
孙同知就以事急从权的名义,判处殷守本死刑,立即执行。
殷守本接到自己的死刑通知时,呆若木鸡。
他看了看那个给他传话的狱卒,狱卒也是目瞪口呆。
狱卒也不想让殷守本死,殷守本活着,他能拿到一万两银子,殷守本死了,他连根毛也得不到。
周围还有其他人在场,殷守本也没法质问那狱卒。
牢头和几个狱卒,按住殷守本的手,在供书上按个手印,然后就要拖拽着殷守本。
殷守本瞪大眼睛,问牢头:
“死刑犯不是要拖到秋后才能问斩吗?”
牢头说道:“殷老爷你有面子,不用等到秋后,现在就上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