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蝗虫、松毛虫、蛾类等个体大的害虫,还是像菜青虫、蚜虫等小型害虫,都在胡蜂爱吃的菜单上。
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胡蜂是杂食性的昆虫,而它捕食的基本都是以害虫为主,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从这些方面来看,胡蜂其实是农业好帮手。
所以把胡蜂群租借给农民,也能带来不错的收入。
不过胡蜂养殖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火起来的,别看它的利润很可观,既能卖蜂蛹,又可以卖成蜂,还能卖蜂巢、蜂王和胡蜂酒等,反正可以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看选择用什么方式。
“但是养殖胡蜂的农民却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对于胡蜂的养殖还是探索阶段,不像蜜蜂养殖已经十分成熟。很多人没有养过胡蜂,都是不敢轻易养殖的。
同时胡蜂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还不如蜜蜂大,不说其他的,就说吃蜂蛹,好些地方还是接受不了的,很多人听到蜂蛹就害怕,更别说是吃了。
也就是说目前胡蜂的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养殖它还是要考虑当地的市场消费能力以及存在的风险。何况胡蜂比蜜蜂危险多了,首先就是要克服对胡蜂的恐惧才行。
但是对于胡蜂养殖,有人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说胡蜂多了,到时候蜜蜂就少了。到时候小蜜蜂大量减少,那生态就更遭遇了。
听说有人养殖它年入几十万,让杀人蜂摇身一变成为了致富蜂。”
陈渊无奈地摊了摊手,而在之后的直播过程中,也是和水友们展开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在漫长的跋涉中,陈渊还是对神农架的风光更了解了。
这里本身就不普通。
神农架并不是普通的存在。它的这个名称的由来与华夏氏族炎帝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传说,在上古时期,炎帝所在的姜姓部落中的很多百姓突然生病,呕吐不止,身为部落首领的炎帝为了救治部落成员采百草、尝百药。
在采摘草药的途中,炎帝路过一片山地连绵的区域。他在这个地方架上木梯,以便攀缘到高处采摘草药。他还在这个地方用木头架成房屋,为这片区域的百姓遮风避雨。
此外,炎帝还教授他们驯耕牛、织麻衣、制陶具的方法,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文明的火种。因为炎帝又号神农氏,所以百姓为了纪念炎帝,就把这片区域称之为“神农架”。
神农架区域内的地貌复杂多样,地形坡度起伏大。整个神农架区域内的山峰海拔大多在1500米以上,平均海拔高度在1700米左右。
神农顶的海拔更是达到了3105.4米,这也是神农架地区的最高峰。另外神农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交替影响控制,导致这里的季节变化非常显着。
地区夏天湿润多雨,冬天温和少雨,四季的变化非常明显,这个地区的季风也很发达。随着海拔不断的增高,神农架区域的山峰也逐渐出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