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直播自然:从发现白虎娘开始> 第三百三十五章 无价之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五章 无价之宝(5 / 6)

陈渊现在拿着的一半,估计能和博物馆那的相对应上。

其实魏晋时期,虎符仍旧流行。

像里蒙就曾出土一枚北魏虎符,造型和战国虎符相仿,虎头上昂,日视前方,虎口张开。虎背正中刻有一行铭文。

“隋代,虎符虽仍有流行,但较前朝,形制有所变化。隋代癌金铜虎符体型较小,并采取立式虎造型,虎尾向后上翘。此件虎符虽然小巧玲珑,却也不失威仪。

据说,唐高祖为了避祖父李虎的名讳,将虎符改成鱼符,宋以后渐渐为铜牌所取代。但虎纹却一直作为武力的象征被沿用。至明清时期,帅印上仍多饰有虎纹,或以虎作纽。

南波先生20世纪70年代在江省发现一枚荡寇将军铜印,属明末器物,即以伏虎为纽。浙江海宁出土一枚太平天国虎纹帅印,则装饰有虎纹。

海宁帅印的长方形印面正中刻“太平天国前军石师左旅帅”文,文字两侧为两只对称的虎纹。虎纹造型夸张,线条生硬,采用了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

在贵省也出土了一枚相似的虎钮军印,为南明将军印。此印为方形印章,上立有一虎。虎纽动作生硬,昂头目视前上方。

另外,广省一处南明将军墓也出土两件虎纽将军印,形制与贵省将军印相仿。一枚印章上的虎钮为一蓄势待发欲向

。前奔跑的虎,神态生动,动作自然,而虎纽下的方印上还刻有文字。另一枚将军印以蹲坐式虎为纽,虎的神态则较为安静。”

陈渊一一和水友们说道。

“其实在不同的朝代,虎符具有不同的特征。如秦代虎符多错金纹,而汉代虎符多错银书,魏晋虎符往往通体有虎斑条纹。”陈渊这样说水友们估计也不太懂。

他更加详细的解释道,“其实隋唐以后,虎符渐渐消亡,以虎钮和虎纹为主要装饰的军用印章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只是虎造型水平明显不如早期虎符优雅、生动、威武。

华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情报的保密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时期的“隐语”,即以某种约定的暗号或者其他替代语传递的情报内容。“隐语”是实物形式的,在兵书《六韬》中有记载“阴符”与“阴书”的用法。

据《太公六韬》记载,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有一次被敌军围困,想要请求援兵,为了让周王相信事情的真实性,便把自己心爱的鱼竿折成长短不一的数节,装入匣子,作为信物交给信使。周王见到使者后,将竹段拼接起来一看,果然是姜太公随身之物,立马派兵救援,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

后来,姜子牙受“鱼竿传信”的启发,发明了“阴符”。阴符由八个长短不一的竹片组成。前四个比较长的用于传递不同的战争结果;后四截短的则用于代表各种紧急军情。制成不同长短的数节,不同的长度代表不同的含义,用于传递军事机密。

而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记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