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动物,则不得不面对恐龙这种在生态位的“压制”,无时无刻不在“夹缝”中生存。
四脚蜥蜴就是当时“低着头”生活的动物一员。
在苏铁森林中,各种巨大的恐龙迈着沉重的脚步在宣示着“主权”,原始的四脚蜥蜴在恐龙的脚下惊慌、匆忙地走过,由于与恐龙相比体型相差巨大,恐龙对脚下的“小布点”似乎连正眼都不瞧一下。
对于四脚蜥蜴来说,为了避免被恐龙踩踏到,除了要追求反应度和灵敏度的极致以外,还必须学会如果寻求地下“庇护”的本领。
于是,在漫长的时间内,四脚蜥蜴必须要拥有快速、有效地穿越地表以下狭窄角落和缝隙的能力,否则,笨拙的个体就极有可能被恐龙踩上西天。
因此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压力的蜥蜴个体,逐渐进化出细长的身体,同时慢慢减少四脚的长度,最后直至四脚完全消失,这样就确保了它们在穿行缝隙和钻洞受到的阻力最小。
其实仅仅是陈渊分析到这里,水友们就已经开始豁然开朗了起来。
正如陈渊所说,任何生物的进化都是有原因的。
而以前的那些蜥蜴之类的动物,也无非是想保证自己的生命状况。能够一直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活下去。
这一点水友们在认可的同时也能够理解。
不过陈渊也还是继续说道。
“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时间在地下或者昏暗隐蔽的区域生活,原始蜥蜴见到阳光的时候非常少,视力也就越来越退化,取而代之的是嗅觉进行得越来越灵敏了。”
【为什么会这样?】
“嗯……据科学家们推测,正是在蛇的祖先视力发生显着退化、需要嗅觉弥补的时候,它们进化出了奠定现代蛇类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即出现了细长、收缩性强、前端分叉的舌头俗称蛇信。”
在水友们结合眼前这条蝮蛇吐出信子这一点他们似乎能够理解了。
要知道这些蛇类的祖先,一直在恐龙的威慑下,游走在地下和地球之间,直到恐龙家族灭绝后,它们依靠着强大的适应能力,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由于失去了恐龙的压制,逐渐分化出许许多多蛇的种类。
不够水友们倒是挺好奇蛇的蛇信的作用是什么。